第26章 要你的舌頭(二)開會探討(1 / 2)

韓見野在案發現場四處搜尋,卻未能發現葉白的蹤跡。

然而,葉白已經悄然抵達了爛尾樓後的草地。他一路仔細勘察,終於在這裡發現了兇手留下的血跡。

他立刻撥打電話給韓見野,讓他迅速趕來。因為在小池塘邊的泥土中,葉白髮現了兇手踩踏後留下的泥坑,泥坑中的泥土混雜著鮮紅的血跡。

這顯然是兇手在逃離現場時,不慎踩到了死者的血跡,並將血跡一路帶到了此處。

葉白推斷,兇手很可能是朝著小池塘的方向逃竄,而那個方向正指向不遠處的梧柳村。

等韓見野趕來時候,葉白跟他說明了這裡的情況。

他們一路跟隨著池塘的腳印走出了小池塘,後來到了小道上。

而這條小道離那棟爛尾樓有起碼20米遠的距離,所以他們猜測,兇手會不會是梧柳村人,那兇手的殺人動機又會是什麼?

幸運的是,兇手在犯罪現場留下了眾多線索,但目前尚無法確定兇手是否來自梧柳村,也不清楚他是否已經逃離。

這些疑問都懸而未決。

蘇灣回到警局時天已經黑了,在梧柳村,他收集了一些關於死者郭英蘋的流言蜚語。

研討會上,蘇灣詳細彙報了他在梧柳村的調查進展:“死者郭英蘋,45歲,梧柳村居民,早年喪偶,與兒子相依為命。後來兒子成家立業,在市裡安家,而她因與兒媳性格不合,選擇獨自留在老家。我們從她的鄰居那裡聽到了許多關於她的傳言,說她與村中幾名男性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被認為是一個行為放蕩的女性。”

他接著轉向與會的眾人,繼續說道:“不論村裡的傳言是真是假,智者不惑於謠言。在鄉村,尤其是寡婦門前,是非總是難以避免。然而,我們也瞭解到與郭英蘋有接觸的三名男性。我認為,接下來有必要與他們取得聯絡,以便進一步調查。”

韓見野隨即點頭表示贊同,他手中握有麥少溱提供的解剖結果,便挑選了幾個關鍵點進行分析:“死者在遇害前曾有過性行為,法醫已經對現場發現的精液樣本進行了檢驗。

死因是勒頸致死,兇器很可能是繩索類的物品。根據推測,遇害時間大約在昨晚10點至今天凌晨2點之間。從死者鞋跟的磨損情況來看,她在被勒頸過程中有過激烈的掙扎。

再結合死者臉部的刀傷,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是一起有預謀的謀殺案。至於殺人動機,目前還需要我們仔細調查。”

廖維轉向蘇灣,提出了一個直接的行動方案:“死者的手機還在解鎖,這裡恰好有三位被傳言與死者有過接觸的男性,我們直接將他們帶回警局進行進一步的審查吧。”

韓見野隨即將任務指派給廖維和蘇灣:“你們就負責處理這件事。”

葉白接著分享了他的觀察結果:“我仔細研究了兇手留下的鞋印。這些鞋印來自市面上常見的一種高筒雨靴。

透過現場對比分析,我發現兇手的步法顯得相當混亂,鞋印之間的距離也不均勻,特別是腳後跟的壓力明顯大於腳掌。

這種步態可能意味著兇手在行兇過程中,由於死者的激烈反抗,導致兇手在實施勒頸或砍擊面部時感到了疲勞。”

韓見野補充了另一種可能性:“當然,也不能排除兇手受傷的情況。”

葉白對韓見野的推測表示認同:“確實有這種可能。”

齊小蕾彙報道:“郭英蘋的兒子郭大陵今天白天來警局看過死者,隨後跟著死者一起去了殯儀館便回去上班。”

韓見野隨即詢問:“他看到死者時的反應如何?”

齊小蕾描述說:“他表現得異常冷靜,沒有哭泣,甚至連一絲悲傷的情緒都未流露出來。給我的感覺,似乎他的內心有種難以言喻的釋然。”

“釋然?”韓見野對這一反應感到難以置信,一個兒子在母親遇害後不僅沒有表現出悲痛,反而還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小蕾,你安排人手秘密監視郭大陵,他的行為確實有些反常。”

“明白了,韓隊。”齊小蕾應聲答道。

他們現在還不清楚兇手的殺人動機是什麼,但感覺跟死者複雜的社會關係有關。

會議結束後韓見野帶著葉白打算重返命案現場再次勘察。

去爛尾樓的途中,葉白坐在主駕駛,韓見野坐在副駕駛。

“讀心術的書現在還在看嗎?”

韓見野突然一問,讓葉白感到詫異,但還是如實回答:“沒有加班,睡前偶爾會看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