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搖著頭繼續鄙視,“你沒覺得,小時候家裡的貓貓狗狗不過是聽話乖巧,而到了近幾年,它們能聽懂的人類單詞數變多了?”
“你不會覺得,動物園裡的熊能招手讓你給他投遞食物,長頸鹿也能給你賣萌,是自然界生物不存在的變化?”
“這……只是為了適應環境的進化……”凌煊試圖說服自己,卻沒那麼篤定。
“是的,是進化。”蔡希希認同著,“但為什麼小時候沒覺得有這麼多這麼頻繁的進化,可現在卻到處可見?”
資訊科技的發達和快速傳播成為了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動物發生著更快的進化。
本質是,先有了事實,才被分享成資訊。
蔡希希:“知道物理學上的重力加速度麼?與一個物體從高空墜落,一直落一直加速同等原理。”
她說到這裡,突然停頓了下。
“突變也有個初始突變值,但在進化演變的過程中,一直加速一直加速,最後以人類可以察覺的速度展現出來。”
聽到這裡,凌煊不由後脊發汗。
他曾經察覺到了,但卻將其解釋為“被按下快進鍵”的偶然現象……
按這說法,這並非偶然,而是普遍存在,只是這種“普遍”還未被人類意識到。
蔡希希看他反應,知道他已經明白,便更加篤定地繼續解釋。
“當突變速度越來越快,超出某個閾值的時候,上一個加速產物還在,下一個就出現了。”
“突變在同一維度上堆積,我們便察覺到了這些現象的集中出現。”
“然後,你就會看到灰狐和纏纏怪同時出現在世界上。也能看到經歷數萬年進化的應蛇,和只經過幾十年進化的變種烏雕,同時出現在眼前。”
前一型別,是同種生物緩慢進化和極速進化的對比。
後一型別,是不同物種、不同初始值、不同進化速度的最終展現。
凌煊從沒想過,研究進展到當下竟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不因環境改變和生存危機而產生的突變一直存在,且一直在加速。
這就是——加速進化!
蔡希希得意而笑:“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還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寒武紀時的生物大爆發,也許正是這樣一種加速突變的結果。”
生物學上,除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還有一個令人百思不解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如果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拉長為一個時間軸,在這條時間軸上的某個點,突然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生物體。
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生物的祖先,都是在那短短几百萬年內出現的。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是生物進化中的“跳躍”方式,是突然出現,又突然結束的。
可蔡希希的假設卻認為,進化以加速度的方式進行,在達到某個閾值界限的時候會集中呈現,出現生物的“大爆發”形態。
這……很瘋狂!
但也很令人震撼!
凌煊停擺了3年的熱忱突然重新燃起。
他加入劉明的生物研究室,不正是為了找到這種能夠驚動世人的假設,並論證它的存在麼?
蔡希希見狀又丟擲了另一個刺激砝碼。
“我們還假設,有一種蛇在幾千年前突變出了一對翅膀,隨著時間推移,隨著進化加速,它們的翅膀褪去羽毛只剩骨翼……因為用不到。”
她停頓片刻,對凌煊的反應觀察了一下,才說:“它們就是古代傳說中的‘騰蛇’,進化成了現在異怪糾察司所稱的‘應蛇’。”
一時忘記自己的處境,凌煊在原地徘徊踱步,雙掌交握不停摩擦,腦中不斷翻轉著各種可能,久久不能平靜。
照這假設,很多古代傳說中的神妖鬼怪都可能真實存在過……
照這推論,加速進化最終會導致第二次生命大爆發……
蔡希希沒有打斷他,只在一旁帶著感同身受的神情欣賞著他的一舉一動。
很久之後,凌煊終於平靜了些,站在原地不動,似乎陷入沉思。
蔡希希見縫插針,問道:“所以你現在還認為,我們的研究能夠干預這場不斷加速的進化麼?”
凌煊沒有回答。
他知道一旦能佐證這個結果,就將是生物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危機!
但他也反應過來,變種烏雕、纏纏怪、應蛇的集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