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點好啊,趁你父皇還在,和你父皇好好學學,有很多東西不和你父皇學,你一輩子也接觸不到。”
“哎呀呀!!別和我聊學東西,頭疼頭疼,哎,我還有些國事要處理,我先走了,雲哥有空來找我玩啊!”劉盈說完,一溜煙就跑了。
劉盈已經16歲了,在做帝王的年紀裡,並不算太過年幼。
蘇雲觀察過劉邦身體的情況,這不過是迴光返照,大限恐怕就在這兩個月了……
可就在這兩個月裡,又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事情……
……
盧綰聽說朝中許多人舉報他,天天害怕得睡不著覺,最後終究是受不住煎熬,起兵造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樊噲率領趙代兩地的人馬北上進攻燕國,盧綰和他打了幾仗後,自知不是對手,帶領的人馬逃到了長城附近。
他知道劉邦身體不好,他希望等劉邦身體有所恢復後,親自進長安找劉邦謝罪。
他知道劉邦的脾氣秉性,以他和劉邦的關係,劉邦是不會殺他的。
可他這輩子,再也等不到了……
而另一邊的陳平和周勃持皇帝詔令,乘著驛車奉命前往捉拿樊噲。
兩人在路上商議,認為樊噲是有皇親關係的貴人,而劉邦只是一時動怒,還是應當讓抓住樊噲後,讓皇上自己去殺。
兩個人到軍中後,捉住了樊噲,周勃代替樊噲成為了大將,率軍征討燕國謀反的諸縣,陳平則押著樊噲前往長安。
就在燕國發生如此重大事情的同時,劉邦的身體也已經迎來了最後大限。
劉邦封八子劉建為新的燕王,至此,異姓諸侯王只剩下了吳臣一人。
在有人舉報過樊噲勾結呂家之後,為了保證劉家的江山傳至千秋後代,劉邦最後還是想到了制衡呂家的方法。
劉邦找來群臣,立下了“白馬盟誓”。
此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
盟誓的內容:
第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漢帝國存在,大臣們及其子孫就永遠有酒喝有肉吃)。
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非皇族成員不得封王,如沒有軍功者不得封侯)。
為了保住劉氏的江山,安定這天下,這是劉邦能想到的唯一辦法了。
利用這盟約,籠絡住功臣集團,防止呂雉外戚作大,影響到大漢的江山。
做完這一切,劉邦已經快沒了力氣……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