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商議新帝(1 / 2)

一切塵埃落定,該來的總會來的。

歷史就是這麼吸引人,就像滾滾車輪一般向前,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止。

公元前184年,劉盈駕崩,上諡號“孝惠”,史稱漢孝惠帝。

之後,劉盈被順利安葬,葬於安陵,距離劉邦的長陵只有四五公里。

可憐的孩子,終於在去世後,可以得到來自父親的寵愛了。

皇帝去世的三天以來,蘇雲沒有心情做任何事。

當初,劉邦將這可憐的孩子託付給自己,這孩子叫自己一聲哥,終究是自己對不起這個孩子。

蘇雲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料理這孩子的後事。

……

諸呂雖然剷除,可新的問題也隨之來臨,長安城內風起雲湧,長安城外的劉姓諸侯王還在蠢蠢欲動,稍有不慎,整個大漢就有可能面臨顛覆的危險。

大漢集團的三巨頭,現在必須挑起大漢的局面。

在召回大將軍灌嬰後,所有的功臣集團就已經就位了。

未央宮。

蘇雲、周勃、陳平三人圍於桌前,開始商討著接下來的計劃。

現在至少有五個問題要解決:

1、皇帝駕崩,皇位由誰來繼承?

2、長安城裡的劉章、劉興居兄弟二人該如何處置?

3、齊王劉襄、楚王劉交等劉姓諸侯王都已經起兵,現在朝中呂氏一黨已經徹底除去,該如何安撫他們?

4、太后呂氏和皇子劉恭該如何處置?

5、如何分配功臣集團的利益?

商討來商討去,最後還是落到一個問題上:

誰來成為大漢的新一任皇帝?

劉章、劉興居兄弟二人,之所以在平定諸呂的過程中那麼積極;

一來是因為他們和呂家有深仇大恨,他們要藉著這個機會報仇;二來就是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想要推動大哥劉襄進入京城做新皇帝。

惠帝已經去世,按照父死子繼的原則,皇位應該落到惠帝的兒子劉恭身上。

可呂后是他的祖母,呂家已經被平定,不能再推一個呂家的孩子登基為帝。

再者,惠帝臨終前曾告訴過呂后,希望呂后能將他的兒子劉恭留下來,不讓劉恭再摻和到政治鬥爭中。

呂家已經全被滅族,只剩下呂后一人,呂后已經心灰意冷,打算按照兒子的遺願,不再出深宮,將孫子養在深宮中。

劉恭不能繼位,劉盈又只有劉恭一個兒子,按照原則,皇位就落到了齊王劉肥一家,也就是劉襄的身上。

這就是為什麼劉章兄弟二人,那麼積極倒呂的原因。

周勃提議,不如讓劉襄登基,他們一家人在誅呂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登基為帝也說的過去。

蘇雲是想直接推劉恆的,但此時大家都不看好劉恆,直接推有點太明顯,會讓大家覺得自己和劉恆關係太近,想要扶持劉恆做傀儡什麼的。

至於陳平,則是不發一言;

畢竟,功臣集團矛盾重重,現在還不好開口。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之際,琅琊王劉澤進京,他的一番話,讓眾人不得不改變原來的想法。

劉澤,劉邦的遠房堂弟,這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西漢後面的歷史。

這時候,劉澤已經是年紀最大、最有威望的宗室,他說的話,眾人當然要考慮。

劉澤和呂家走的近,被獲封為琅琊王,劉襄起兵後,聲稱有軍國大事商議,要求劉澤前來面見自己。

劉澤信以為真,於是去見齊王,卻被齊王與中尉魏勃扣押,琅琊國的軍隊也落到了劉襄的手中。

因此,劉澤可以說恨透了劉襄。

劉澤為了逃脫,只能哄騙齊王,說是前往長安,說服功臣集團擁立劉襄登基,畢竟他現在是劉姓中最年長的宗親,功臣集團也得考慮他的提議。

劉襄信以為真,就把他放了回來。

劉澤快馬加鞭進京,恰好功臣集團這邊徹底除掉了呂家。

劉澤告訴大家,劉襄的舅舅駟鈞兇暴殘忍,劉襄不適合做皇帝。

此時,天下剛剛經歷呂家的叛亂,大家都不希望一個強勢的外戚出現在朝廷中,於是就打消了立劉襄的想法。

一連商量了十幾天,都商量不出來結果,大家各持己見,蘇雲從頭聽下來,就沒有一個立劉恆的聲音。

沒辦法,劉恆遠在代國,這麼多年來,就像一個小透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