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柳紅的家鄉——山東。
吳爽穿過來的時候,柳紅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她沒有見過柳紅的父親和母親,而《還珠格格》中也並沒有提過。
吳爽曾旁敲側擊的向柳青打聽,柳青雖奇怪吳爽對父母的無知,也只是以為妹妹年幼記不清楚,倒也沒有多加懷疑。
據柳青說,自己的外祖父是山東濟寧府人,家中開鏢局,因為只有母親一個獨女,便把自己的大徒弟招了做女婿,誰知得罪了人,不僅鏢局開不下去了,外祖父和母親也在那次變故中去世。父親便帶了自己兄妹兩個,背井離鄉來到北京城,打那以後便以賣藝為生。
可父親在那次變故中也受了內傷,支撐了沒幾年便去世了,父親去世時,二人還小,對之前的記憶不多,而且,可能是因為仇家來頭太大,父親也不讓他們去尋仇,只叮囑柳青要帶好妹妹,保住性命,安穩度日要緊。
柳青說,父親使得一手好刀,自己學了不到一成,可惜外祖父並沒有留下刀法秘籍,父親也不識字,連遺書也沒有留下,外祖父和父親臨死都在唸叨的刀法就此失傳了。
穿過來之前,吳爽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雖然母親偶爾會囉嗦,父親偶爾會請自己吃巴掌炒肉,但大多數時候,家裡的氛圍都是輕鬆愉快的,還記得自己剛拿到offer的時候,父母激動地把叔叔伯伯舅舅姨媽都請到一起去慶祝,他們在席間第一次直白地表達了對女兒的驕傲。
現在,吳爽自習室生意紅紅火火,她很想讓爸爸媽媽知道,讓他們再驕傲一次。
說回柳青和柳紅,這次離開京城之前,柳青吞吞吐吐的跟吳爽說,有機會的話,可以回老家看看。
想到這裡,吳爽覺得有些心酸,柳青和柳紅也只是一對不到20歲的小孩子啊,晚上睡覺的時候肯定也很想念媽媽溫暖的懷抱吧。
現在來到了老家,吳爽很想去看看,雖然連老房子的地址兄妹二人都不記得了,但即使只看看母親生活過的環境也是好的。
看著女友突然沉默下來,陳書硯明白原因,雖然柳紅沒有詳細說過自己的身世,但兄妹二人獨自闖京城,想想也知道童年不會很輕鬆。
為了讓女友心情好起來,暖男陳書硯建議他們取道濟南府,再到濟寧府透過運河坐船南下。
吳爽知道男友的好意,痛快的答應了。
濟南是紫薇的家鄉,那句“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在現代甚至成了一句網路用語。
此時的濟南,還沒有跟現代一樣的開發過度,而是山清水秀,風光極好,“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絕不是虛言。
如此美麗的景色,絕不可辜負,兩人趕路也趕得累了,便把馬留在旅店,悠悠的走路,感受一下泉城的美。
可惜現在沒有網路,沒法查攻略,幸虧吳爽看過《老殘遊記》,決定就按老殘的路線走一走。
旅店離鵲華橋不遠,兩人僱了一隻小船,慢悠悠的划著,很快就到了歷下亭,名字上有幅對聯,寫的是: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亭子已經有些破舊,吳爽轉了一圈兒就想走,陳書硯卻停在了那副對聯前。
“柳紅,小的時候信伯帶我來過這裡。”
陳書硯的聲音有些艱澀。
“他在這裡有一個老朋友,那位叔父是個豪爽的漢子,喝酒的時候必要吃肉,喝完酒必要練武,把一雙大刀使得虎虎生威。
濟南府有道名菜叫把子肉,一塊肉有手掌那麼長,他幾口便能吞下,常常把油脂滴到鬍子上,他卻不擦,任由鬍子上的油再滴到衣服上,嬸嬸見到便會罵他,他會笑嘻嘻認錯,認完錯依然故我。
我幼時梳著雙髻,叔父最愛揪著我的髮髻罵我:你小子幹麼又把飯剩碗裡?全吃光!
陳書硯惟妙惟肖的學著叔父的濟南口音,聲音是俏皮的,臉色卻是悲傷的。
吳爽沒有接話,如此熟悉的叔父卻不去拜訪,多半是已經不在人世了。
陳書硯只傷感了一會兒,便收拾好情緒,陪著吳爽橫船往西蕩去。
很快到了鐵公祠。鐵公祠對面便是千佛山,梵字僧樓與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加上一株半株的丹楓,即使是最優秀的畫家,也畫不出這番美妙的景色。
此時的大明湖,澄靜的就像一塊水晶,千佛山的倒影映在大明湖裡,樓臺樹木像被水洗過一樣,感覺著倒影比真實的千佛山還要有韻味。
鐵公祠的大門上有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