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活隕星,博士檢測獲定論(1 / 2)

小說:量子傳奇 作者:丹臺明月2

不要看菲尼爾這個蘭花指,人家做點事情那可真是有板有眼,邁丹妮博士看了看盒子上面的標識:疑似活體隕星(無損完整),地球倒計時:1824天。

好傢伙,這傢伙都幹上倒計時了!邁丹妮博士搖了搖頭,面罩後的臉上掛上了笑容。

博士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略顯激動的心情,隨後緩緩開啟盒子。她小心地取出這顆約 10 克重的隕石,輕輕放置在顯微鏡的樣品臺上。

她滴了幾滴“星辰淨潔劑”,對預定觀察部位進行了仔細清洗,以去除可能附著的微小顆粒和汙染物。

這臺掃描電子顯微鏡擁有高達驚人的300 萬倍的放大倍數,能夠清晰地呈現出隕石細微之處的結構。

博士熟練地操作控制面板,首先設定加速電壓為 30 千伏,以確保電子束能夠有足夠的能量穿透隕石表面。

接著,他調整工作距離為 10 毫米,使成像更加清晰和準確。

博士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微調著焦距,隕石的表面逐漸清晰起來。他看到了隕石表面那些微小的坑窪和紋理,彷彿是宇宙留下的神秘印記。她繼續調整放大倍數,將其逐步增加到 10 萬倍,此時,隕石表面的微小顆粒都清晰可見,顆粒的大小約在 1 微米左右。

博士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手中的操作一刻也不停歇。她不斷改變著掃描角度,確保能夠全面地瞭解隕石的結構特徵。同時,她還記錄下了各種關鍵資料,比如電子束的強度、樣品的電流等等,這些資料對於後續的分析至關重要。

在操作過程中,博士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謹慎,生怕對這珍貴的隕石造成一絲一毫的損傷。

博士繼續調大放大倍數,當倍數達到 50 萬倍時,隕石表面那些原本看似山峰、河谷、峽谷、溝壑和平原的痕跡愈發清晰,彷彿是一個縮小版的奇異星球地貌。而在墜落過程中形成的熔流線,就像蜿蜒的河流穿梭其中。

隨著倍數不斷增加,為了獲得更清晰的影象,博士在電腦軟體上精細地調整引數,在控制面板上熟練操作。當放大倍數達到 80 萬倍時,她把工作距離從最初的 10 毫米調整到了 3 毫米。倍數持續飆升,達到 120 萬倍時,工作距離已縮小至 1 毫米。

邁丹妮博士毫不鬆懈,繼續操作,直至放大倍數達到驚人的 300 萬倍!

此刻,隕石的表面呈現出超乎想象的景象。

那些原本看似雜亂無章的結構中,竟然出現了一些有規律和雜亂無章交織在一起,且不斷以超高速動來動去的微小物體。這些微小物體有的呈超迷你的圓形,直徑僅有 001 微米,有的呈罕見的多邊形,邊長小到難以測量。它們的運動速度快如閃電,每秒可達數千米,彼此之間似乎還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超越常規認知的聯絡和互動。

博士瞪大了眼睛,緊緊盯著螢幕,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飛快地操作。她迅速記錄下這一奇特現象的各項超級資料,包括這些微小物體的微小至極的結構、令人咋舌的運動速度和複雜莫測的運動軌跡。她的心跳急速加快,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大膽的猜測和前所未有的假設。

這究竟是隕石本身所攜帶的神秘至極的物質,還是某種未知的、能量強大到無法估量的反應所導致的現象?

她深知,這個發現可能會徹底顛覆現有的科學認知,為人類對宇宙的理解推開一扇前所未有的全新大門。

邁丹妮博士芊芊玉指飛速靈動,於大螢幕上輸入結論。

結論:毫無疑問,這是一顆地地道道的“活隕石”!但是,很顯然,它是我們地球人類無法理解的神秘種類。於此,我個人建議:我們最好報以敬畏之心,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之前,不要去過度解讀它的神秘!

會場內。

會場中瞬間炸開了鍋,菲尼爾還沒有來,要是他在現場,絕對會第一個不同意博士的觀點。

當然,站在邁丹妮博士的立場來講,她是研究生物基因的,說出這句話,確實也是屬於情理之中。畢竟,校長昨天才講了,邁丹妮博士這幾句話,確實有幾分現學現用的味道。

實驗室中。

邁丹妮博士小心翼翼地取來一隻晶瑩剔透的水晶托盤,托盤在燈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博士輕緩而精準地將隕石從樣本臺上拿起,如同對待一件稀世珍寶,輕輕將其放置在水晶托盤之內。

隨後,她取來寬約 20 厘米、長約 30 厘米的脫脂棉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