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當然,其實理論上不撤回地球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定的風險,到底什麼風險?現在請我們的時光先生為大家分析一下,喲!邱小姐,你這傢伙怎麼跑這裡來了?……”
會場內一片笑聲……
校長摸了摸邱小姐的狗頭,搖頭擺尾地親熱了一番,然後,來到曼玉的身邊,“嘣咚”從嘴裡吐出來一塊小石子,一臉委屈的看著曼玉,意思是你找得我好辛苦啊!
奧澤雋趕緊離開曼玉一點距離,不然這傢伙又要吃醋,對著自己“旺旺”叫。
奧澤雋看了看那塊小石子,果然,還是那一個,每次用小彈弓打出去,這傢伙指定給你銜回來,而且,絲毫沒有差錯,還會是同一個!
他每次都是丟在曼玉的身邊,現在還不敢去撿,不然就可能被咬,而且是不鬆口的那種……
時光先生:“諸位同仁,校長說得沒錯,當前 6 個火星基地處於火星地表以下 200 米之處。若要有效抵禦伽馬射線爆,需將基地向地下再加深 800 米,達到地表 1 千米以下。然而,目前火星上的盾構機因長期暴露於野外已無法使用。鑑於此緊急情況,我們需從地球運送盾構機至火星。”
“火星專用盾構機,每臺重量約 500 噸,為了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需要輸送 10 臺。由於盾構機體積龐大且重量較重,運輸過程面臨諸多挑戰。當下,地球與火星接近衝日點,二者距離約 5500 萬公里,以現有飛船速度,約為光速的 1/10,前往火星僅需 30分鐘左右。但飛船的運載能力有限,每次最多能運輸 100 噸物資,這意味著運輸盾構機需要至少 50 次往返。而且,運輸途中還需考慮太空輻射、隕石撞擊等風險,對飛船的防護和導航系統要求極高。”
“火星上的 6 個基地,包括 2 號基地,可暫不立即撤回地球,這是第二套方案。當然,在地球上也可嘗試以此方式躲避伽馬射線暴,但存在諸多風險。首先,地球地下空間有限,據目前的探測和評估,能夠容納的人數最多不超過全球總人口的 10,即約 8 億人。而實際上,由於建設和資源供應的限制,能夠安全且長期容納的人數可能僅為 5 億左右。其次,伽馬射線爆的能量巨大,其長期作用難以準確預測,可能會導致地殼結構不穩定,引發地震的頻率增加 30以上,強度也可能大幅提升。再者,即便躲在地下,伽馬射線爆仍可能穿透一定深度,對人體造成傷害,據估算,在地下 1 千米處,輻射劑量仍可能達到致命水平的 20左右。而且,地下空間的資源供應困難,如氧氣、食物和水等,難以長期維持大規模人口的生存。目前的儲備和生產能力,最多隻能維持 3 億人 5 年左右的基本需求。”
“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移居到 42 光年之外的類地行星,尋找更安全的生存之所。”
會場中氣氛凝重……
菲尼爾先生:“請問時光先生,運送盾構機的飛船能否在返回途中攜帶一些火星上的隕石標本呢?據目前的探測,火星上的隕石數量多達約 50 萬顆,平均直徑在 10 厘米左右。我們對火星隕石的收集工作已經持續了近 20 年,但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此次若能帶回部分標本,或許有一定機率發現極其珍貴的活隕石!”
時光先生:“不可以。因為處於火星地表的岩石採集車已經閒置了大約 5 年之久,如今被超過 30 厘米厚的塵土掩埋,而且線路老化、零件損壞,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原本的盾構機也因類似原因,約 80的關鍵部件受損,無法工作。雖然火星基地有我們的工作人員,但由於此次伽馬射線暴的影響,太陽輻射強度增加了 50以上,工作人員已無法到地表活動。就算派出一部分機器人到地表,數量也極其有限,大概只有 20 臺左右。而且即便盾構機零件運送到火星,也需要在地下組裝,組裝時間預計至少要 1 個月。要知道,之前因為沒有發現活隕石,對隕石的研究相對薄弱,收集到的約 5 萬顆隕石都放置在地表,並未儲存在地下 200 米處。所以,要想把這些隕石運回,難度係數極大。”
“哦?!”大家都不住地搖頭,沒想到情況已經如此嚴峻。
“潭垵塬!你頭上怎麼回事?”一位同學在大家的靜默中呼喊出聲。
大家都望向觀眾席,只見潭垵塬的額頭上長出了一個像牛角一樣的東西。
而且,那東西還在大家的注視下不斷地緩緩延長。
潭垵塬聽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