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池順利完工,可奧澤雋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便一頭扎進了下一項艱鉅任務中——製造運輸工具。他心裡清楚,在這危機四伏、地貌複雜的木衛三,擁有一輛可靠的載具,是搭建起堅固家園的重要一步。
一番權衡後,考慮到當下資源匱乏、技術有限,奧澤雋決定先打造一輛結構相對簡單的蒸汽車。而製造蒸汽車,動力核心——外燃機的製作是重中之重。
奧澤雋迎著刺鼻的硫磺味和滾滾熱浪,快步來到火山附近。他的目光瞬間被那臺佇立在岩漿旁的搖臂裝置吸引,這可是他花了無數心血打造而成的“神器”。搖臂的金屬部分取自岩漿中的金屬流體,經過反覆鍛造、捶打,變得堅不可摧,操作起來也十分靈活。
奧澤雋深吸一口氣,雙手穩穩握住搖臂的操控杆,手上青筋微微凸起,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專注與堅定。他輕輕發力推動操控杆,搖臂像是被喚醒的機械巨獸,緩緩伸展。連線在前端的取液裝置,精準地朝著岩漿湧動的中心探去,彷彿一位無畏的勇士,直面熾熱的火海。
隨著搖臂有節奏地轉動,滾燙的岩漿像是被馴服的火龍,乖乖地順著特製的導流槽流淌而下,落入下方由特殊岩石雕琢而成的耐高溫過濾容器中。這些容器是奧澤雋在火山周邊千挑萬選找到的材料,他親手用凝巖工具雕琢,底部佈滿密密麻麻、大小均勻的小孔,就像一張精密的濾網,能精準地過濾掉岩漿裡的雜質,只留下珍貴的金屬流體。
收集到足夠的金屬流體後,奧澤雋迅速將其引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這些模具形狀各異,有的是細長的條狀,有的是規則的塊狀,對應著外燃機不同部件的雛形。金屬流體注入模具的瞬間,發出“滋滋”的聲響,伴隨著一股刺鼻的氣味,整個空間都被這股熾熱的氣息籠罩。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屬流體逐漸冷卻凝固,奧澤雋小心翼翼地將初步成型的金屬部件取出。此時的部件表面粗糙,還帶著一些瑕疵,他知道,更艱鉅的加工任務才剛剛開始。
為了讓金屬具備理想的韌性與強度,奧澤雋把粗坯搬到火山口附近,那裡的溫度極高,熱浪一波接著一波襲來,烤得他臉頰生疼。他在附近水域發現了大片水藻,從中提取出堅韌的纖維,緊緊纏繞在金屬粗坯的關鍵部位,隨後拿起凝巖工具,開始反覆捶打。每一下捶打都帶著十足的力量,“砰砰”的聲音在火山附近迴盪。金屬在高溫與捶打下逐漸發生變化,原本粗糙的表面變得愈發平整,內部結構也更加緊密。
接著,他開始將金屬拉成粗細均勻的金屬絲。這是個需要極大耐心與技巧的活兒,金屬絲在拉伸過程中極易斷裂。奧澤雋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他屏住呼吸,眼睛緊緊盯著金屬,不斷調整手上的力度和速度。經過無數次嘗試,終於,一根根光滑筆直的金屬絲呈現在他眼前。拉好的金屬絲,他又用細膩的火山沙細細打磨,每一下打磨都揚起一陣細微的沙塵,直至金屬絲光滑得能倒映出他疲憊卻堅定的臉龐。
製作外燃機關鍵的葉輪時,奧澤雋將收集來的金屬流體注入精心製作的葉輪模具。模具的形狀根據葉輪的設計精準打造,內部構造複雜且精細,確保能夠塑造出理想的葉輪形狀。金屬流體注入模具後,奧澤雋密切關注著冷卻過程,適時調整模具周圍的溫度,保證金屬均勻冷卻。
待金屬完全凝固,他小心地開啟模具,取出初步成型的葉輪。此時的葉輪雖然已經具備基本形狀,但表面粗糙,邊緣也不夠規整。奧澤雋又投入到漫長的打磨與精細加工中,他不斷調整打磨工具的角度和力度,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滾燙的地面上瞬間蒸發。終於,葉輪變得光滑且與葉輪腔緊密適配,既能在蒸汽的推動下高效旋轉,又能保證良好的密封性。
製作外燃機的主體時,奧澤雋選用金屬流體冷卻凝固後的金屬塊,用凝巖工具一點點雕琢、打磨。他的眼神專注而執著,手中的凝巖工具上下翻飛,金屬碎屑不斷掉落。他時而停下,用手指輕輕撫摸金屬表面,感受其平整度,時而又加大力度,去除多餘的部分。經過長時間的精細加工,外燃機主體的燃燒室、蒸汽室和葉輪腔終於初步成型。
製作蒸汽管道時,奧澤雋將金屬絲編織成管道的骨架,再用薄薄的金屬片包裹焊接。焊接過程中,他用加熱後的火山岩當作熱源,將金屬片邊緣融化,使其緊密連線。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焊接處,生怕出現一絲縫隙,防止蒸汽洩漏。
完成外燃機後,奧澤雋開始打造蒸汽車的底盤。他用金屬絲編織成網格狀結構,再將金屬板固定在網格上,每一個固定點都用金屬鉚釘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