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的烽火熊熊燃燒,一座城、薛紅旗和一字王率領的起義軍,成了明朝廷的心腹大患。
十月,秋風凜冽,新任延綏巡撫陳奇瑜站在巡撫衙門的庭院中,望著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的枯枝,眉頭緊鎖。
他剛剛接到朝廷的旨意,務必儘快剿滅境內的起義軍,以平息這愈演愈烈的叛亂之勢。
陳奇瑜深知此次任務艱鉅,可他初來乍到,正欲在官場站穩腳跟,這無疑是一場不容有失的考驗。
思索再三,陳奇瑜決定派遣總兵王承恩出征。王承恩,身經百戰,在軍中威望頗高。
他接到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點齊兵馬,準備奔赴戰場。
臨行前,陳奇瑜親自為他送行,語重心長地說道:“王將軍,此次剿匪關乎朝廷安危,你務必全力以赴,早日凱旋。”
王承恩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與此同時,在起義軍的營地裡,一座城、薛紅旗和一字王拓先靈也在商討著應對之策。
一座城,原名未知,因其作戰勇猛,常能率先攻破城池,故而得名。他身材魁梧,滿臉絡腮鬍,眼神中透著一股悍勇之氣。
此刻,他正用那粗壯的手指反覆摩挲著手中的大刀,刀刃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森冷的光,好似在訴說著曾經的赫赫戰功。
薛紅旗則身形矯健,行動敏捷,猶如一隻獵豹,因其喜好打著紅色的旗幟衝鋒陷陣,便有了這個稱號。
他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時不時抬頭望向地圖,眉頭緊蹙,似乎在尋找著明軍的破綻。
他的腳步急促而有力,踩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顯示出他內心的焦急與不安。
一字王拓先靈,雖出身平凡,卻心懷大志,智謀過人,在起義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
他靜靜地坐在一旁,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目光深邃,彷彿能看穿這複雜的局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靜與沉穩,與帳內的緊張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明軍來勢洶洶,我們不可硬拼。”拓先靈皺著眉頭說道。
一座城卻不以為然,他拍著胸脯道:“怕他作甚!咱們兄弟哪個不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還能怕了他們這些官兵?”
說罷,他用力將大刀往地上一插,刀身穩穩地陷入土中,顯示出他的力量,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因這一舉動而震顫。
薛紅旗在一旁附和道:“對,和他們拼了,大不了一死!”
他的眼神中燃燒著熾熱的戰鬥慾望,彷彿已經看到了與明軍廝殺的場景,那股子熱血彷彿要衝破營帳。
拓先靈無奈地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明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我們若貿然出擊,只會白白送死。我們必須想個周全的計策。”
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手指沿著山川地形滑動,試圖尋找一個有利的防禦或反擊地點,目光在地圖上一寸一寸掃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就在起義軍內部爭論不休時,一個危險正在悄然逼近。
叛徒喬六郎,這個曾經在起義軍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如今卻為了一己私利,背叛了自己的兄弟。
他平日裡在軍中就總是抱怨待遇不好,對起義的前途也充滿了懷疑。
當明軍的斥候找到他,許以重金和官職時,他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他偷偷溜出營地,在夜色的掩護下,避開了起義軍的巡邏崗哨。
他的腳步輕得如同鬼魅,生怕發出一點聲響引起他人注意。
他左顧右盼,眼神中充滿了心虛與惶恐,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明軍的斥候,將起義軍的佈防和行動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
王承恩得知這個訊息後,大喜過望,立刻調整了作戰計劃。
他重新部署了兵力,將精銳部隊安排在起義軍防守薄弱的地方,準備給起義軍致命一擊。
戰鬥打響了,王承恩率領明軍如潮水般向起義軍的營地湧來。
一座城見狀,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帶領著兄弟們衝上前去。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
起義軍雖然勇猛,但在明軍的突然襲擊下,漸漸陷入了被動。一座城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可明軍的包圍圈卻越縮越小。
就在一座城陷入絕境之時,喬六郎出現了。他帶著幾個明軍,悄悄繞到一座城的身後,趁其不備,猛地刺出一刀。
一座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