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空橋和逐光星系交接處還有超光速航道逐光星系段周邊範圍。
叛亂髮生後,遺留在逐光星系的20億人天女散花,向著四周擴散,以原先處於保護狀態的星球文明為人口基礎,開始重建文明。
基於人性,這些文明無一不演化成超級壟斷企業,並在賽博星際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此後數千年,在距離和技術壁壘的限制下,巨企之間相處還算比較融洽。
除了少許因為50%鐵元素導致的戰爭,巨企們都忙著搞建設。
數千年後,巨企技術發展成熟,50%碳元素工業生產線開始普及,可以提供足夠的50%碳元素用於星際航行。
10光年內的距離不再是限制,鄰近的巨企經過小規模衝突,戰爭,走上暴力合作道路。
大型巨企聯合體,即文明開始出現,逐光星系勢力成型並延續至今。
此後萬年,逐光星系絕大部分文明陸續普及50%氧元素工業生產線,完成新一輪技術升級。
但新一輪文明融合或者說吞併戰爭遲遲沒有發生。
其中原因十分複雜,人口不足,技術壁壘以及神魔之爭。
人口不足很好理解,逐光星系星球文明就那麼多,人口上限約在2萬億左右。
平均分配到數千個文明,每個文明人口甚至不到10億,這點人口用來搞生產都不夠。
技術壁壘源自統治權,打破技術壁壘需要投入天量人力物力資源。
可能贏得戰爭只需要一百年,但完全吸收戰敗者文明人力物力資源,卻需要數萬年。
文明統治者們怎麼可能將資源投入這樣的無底洞,對他們而言,文明只是他們進階神魔的工具。
兩千年前,後超光速航道管理委員會時代,逐光星系第一尊神魔白晝遊神張道真誕生自螟蛉星。
逐光星系再次進入神魔時代。
前文說過,神魔,既是文明皇冠,亦是文明吸血者。
作為文明最高工業成就,張道真進階神魔,催動逐光星系進入激烈的工業競爭。
這就是神魔之爭。
各大文明投入天量人力物力資源,催生屬於自己文明的神魔。
此後兩千年,逐光星系陸續誕生了22尊神魔。
23尊神魔的誕生直接吸乾了逐光星系的工業潛力,部分文明甚至出現了科技倒退。
大量巨企因此倒閉破產,被同行吞併,形成更大的文明聯合體,繼續將資源投入神魔之爭。
可以預見,未來數萬乃至十數萬年內,神魔之爭將會是逐光星系常態。
為了收攏資源,文明聯合體規模只會越來越大,小範圍的星際戰爭不會停止。
蠻荒星域是逐光星系面向重元座超星系團一側僅剩的混亂星域,沒有霸主文明存在。
陳念想要加入這場遊戲,必須要在其它文明聯合體進軍蠻荒星域之前,統一蠻荒星域。
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的誕生,意味著陳念正式加入星際爭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