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智慧儲能電站的資金難題後,李明本想趁著專案推進的間隙,好好梳理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規劃,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給他太多喘息的機會。
一天午後,李明正在辦公室審閱專案進度報告,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打破了室內的寧靜。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號碼,李明略作遲疑,還是按下了接聽鍵。“喂,請問是哪位?”
“好久不見啊,李明。”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熟悉又帶著幾分陰鷙的聲音,李明瞬間一凜,這聲音的主人竟是劉陽。
“劉陽,你又想幹什麼?”李明的語氣瞬間冷了下來,毫不掩飾自己的戒備。上次的交鋒讓兩人結下了更深的樑子,他可不相信劉陽會無緣無故打來電話。
“別這麼緊張嘛,”劉陽乾笑兩聲,“我這次是來談合作的,絕對誠意滿滿。我手裡有個專案,和你們公司的業務有互補性,只要合作成功,咱們都能賺得盆滿缽滿,至少能有5個億的利潤空間。”
李明心中冷笑,劉陽的話他可不會輕易相信:“哦?什麼專案?說得這麼誘人,你會這麼好心拉我一起?”
劉陽也不惱,繼續說道:“是一個新型光伏材料研發專案,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預計投入生產後,能迅速佔領20%的市場份額。我已經投入了3個億,不過還需要後續資金,你的加入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李明沉默片刻,心中暗自盤算,新型光伏材料確實是當下的熱門領域,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但劉陽的為人讓他不得不謹慎。“合作不是小事,我得看到詳細的專案資料和技術報告,還有你之前的資金流向明細,不然我沒辦法相信你。”
“沒問題,我馬上讓人發給你。”劉陽一口答應,“不過,李明,我可提醒你,這專案不少人盯著呢,你要是不抓緊,可就沒機會了。”
掛了電話,李明陷入沉思。張峰這時敲門進來,見李明臉色凝重,便問道:“李總,怎麼了?看您臉色不太好。”
李明把劉陽的提議跟張峰說了一遍,張峰皺著眉頭說:“劉陽這人反覆無常,我覺得他肯定沒安好心。雖說這專案聽起來不錯,但誰知道是不是陷阱。”
李明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這專案要是真有他說的那麼好,放棄了也可惜。你安排人仔細審查他發來的資料,尤其是技術的可行行和資金使用情況,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
沒過多久,劉陽的資料就發了過來。李明和團隊成員們連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專案雖然前景看好,但劉陽之前的資金使用存在不少疑點,有幾筆大額資金流向不明。
第二天,李明再次撥通劉陽的電話:“劉陽,你給的資料我看了,專案是不錯,但這資金流向有些問題啊,有1個億的資金不知道去了哪兒,你得給我個合理的解釋。”
劉陽頓了一下,連忙解釋道:“那筆錢是用於前期的技術收購了,只是手續還沒完全辦好,所以沒來得及在資料裡體現。你放心,絕對沒問題。”
李明冷哼一聲:“手續沒辦好?這麼大的事,你就這麼敷衍我?劉陽,你要是真心想合作,就把所有問題都解釋清楚,不然這合作沒法談。”
劉陽有些著急了:“李明,你別這麼較真兒。這專案真的是穩賺不賠,你再考慮考慮,錯過可就沒了。”
“我只看事實和資料。”李明堅定地說,“等你把問題都解決了,咱們再談。”說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放下電話,李明對張峰說:“劉陽肯定有問題,我們不能貿然合作。不過,這個新型光伏材料專案我們可以自己關注,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合作機會。”
隨後,李明安排團隊開始獨立調研新型光伏材料市場,尋找可靠的技術團隊和合作夥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家小型科研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在新型光伏材料研發上有獨特的技術,而且財務狀況透明,團隊也很有誠意。
李明親自與這家科研公司的負責人會面,經過幾輪深入的洽談,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他們計劃共同投入2個億,開展新型光伏材料的產業化專案,李明的公司負責市場推廣和資金運作,科研公司則專注於技術研發和生產。
“李總,和您合作真是太愉快了。”科研公司的負責人王博士興奮地說,“我們相信,憑藉我們的技術和您的資源,一定能在這個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李明笑著說:“王博士,我也很期待我們的合作。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這個專案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未來的市場份額,我們至少要拿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