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滴水成冰!
人人搓著手拱著背,老皮帽都拉下來,捂著耳朵護著脖子,像似都想完事了趕緊回家,瑟顫中顯得匆匆忙忙。
今年可是杭州城數十年最冷的一年,大雪、冰凍不停。
西北風咆嘯著大顯神威,雪花就像似破碎的新棉絮,在寒風裡飄揚地打著轉,紛紛揚揚飄落大地,使得大地融於白茫茫一片晝白之中,雪景甚美!
天已差不多到了亥時左右,‘天黑地凍更懼冷’大街上更是冷清。倒是這家酒館,還有幾分陽氣,隔著厚厚的羊皮門簾子,不時傳來呼六喝五,喧譁說笑的聲音。
酒館門外的大紅燈籠下,一塊十分醒目的老字號‘醉仙樓’橫匾高掛,在陰冷的夜晚裡更顯風格。
在江南地面上,多的不是王公大臣,武林奇俠,豪門富家,你很可能還叫不出他們的名號。但是,你決不可能不知道‘醉仙樓’更不會不知道這麼一個人,‘李休醉’?
可別誤會他是飲酒不醉,而是釀的酒不醉,堪稱瓊漿美酒也不為過。信不信由你:傳說這李休醉是八洞神仙鐵柺李的後人,這酒樓還是當年鐵柺李資助其堂弟開設的呢,酒味也是他嚐遍天下名酒,吸之精華而釀成的美酒。
據說初次釀酒裝壺,鐵柺李先就喝上不放口,一連竟幹了十二壺,醉眠之中還喃念不止:“好酒……好酒……真痛快!……”竟醉眠九天九夜方醒轉過來。
可也有人傳說,那是鐵柺李在修行仙道,沉練九陽神功。紛說不一,可鐵柺李自那以後酒癮大增是實。他不醉不休,整日裡是醉眼悻悻,賴而不去,其堂弟又奈何不了他,任他昏喝猛飲,以至那剛開酒樓的二年時間裡,賺錢不多勉強維持。
還是後來鐵柺李昇仙離去,才掛招牌‘醉仙樓’,這‘醉仙摟’可真真的名副其實,自此生意興隆!這酒樓方園二三里地的人家戶,過往行人不用花錢買酒喝酒,便是聞其酒香,就能使人飄飄欲然只想喝酒,真是饞死人的酒香氣!
就連平時不喝酒的婦道人家,也不嫌棄其味讚不絕口,有出門幾日的人還不習慣,總想趕緊回到這個酒香四溢的地方。無形中也就給他李休醉和他的‘醉仙樓’作了免費的宣傳。
真是‘風來隔壁醉千家,雨過開壇香十里。’更甚有那些南來北住的路客,只要是到這裡小住或路過江南地面,似乎不到‘醉仙樓’喝上幾杯,就好似枉走一趟杭州城。還有那天下人慕名而來品酒的,弄得個酒樓,整日裡熱鬧非常。
到了李休醉這一輩時,名氣更是空前的了得,買賣也就做得更大了。李休醉豈止是開酒樓賺錢:自稱‘醉字號’的買賣。他開客棧,取名優雅‘醉眠客棧’生意也是好得出奇;他還開窯子,可不是什麼平常的磚瓦窯子,而是‘肉窯子’,也就是專門給有錢的大爺取樂的‘淫窯子’但也有一個動聽的名號‘醉春琴院’,生意更是熱鬧!凡是常玩的老客人,都知道他這‘醉春琴院’的姑娘,可是出了名的俊美,一個個細皮白肉,筒直就像似水晶捏的美人一樣,風情萬種,南北碼頭來的清水貨他這裡都有,自八年前開張到今天為止,生意始終保持盛極不衰。
李休醉這老小子也還真有一手,比他祖上更會賺錢,他還開有賭場,掛牌也是好聽得很‘醉財牌坊’。當桌執番的清一色都是些俊美娘們,穿著鮮豔的紅色肚兜,你呀!銀子還未輸,人就已經先輸給她了,不怪乎這老小子賺得厚實。
醉仙摟、醉眠客棧、醉春琴院、醉財牌坊,……他孃的!這賺錢的買賣都叫他,李休醉這老小子一個人全包了,不怪乎他李休醉的名號,在江南的地面上叫得比天還響還大呢!
休醉也就是不醉,不醉的反面恰恰正是要人醉。他醉人的酒香,也便是要誘你醉,甚至是要醉死你,他才會有更多更厚的收益。因此,財大氣粗,有名有勢端的是名揚四方,炙手可熱的一個主子。認識他的老街坊都知道,他李休醉現在更是大發了,發財了不說,人竟也大發了,長得圓胖圓胖的,特別是那張紅光滿面的胖臉蛋,實是一付飲酒千杯不醉的模樣兒,細長細長的二道黑眉毛,若是長在娘兒們的秀臉上,定會增添幾分恣色,只可惜是長在他那紅光滿面,肥胖的大臉上,再襯著他上面的禿腦頂,還有那雙小小的鼠眼,讓人看去可就不美了!非但是不美不說,簡直有些不受看,可他有錢有勢。
他這四處賺錢的買賣,並列在銜上佔去好長一段街面,不僅是路段好,寬大雄偉裝飾精美,十分的耀眼。
後面有一條共用的走廊將這幾處買賣串連在一起。李休醉每天披著他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