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赤子居心尋師覓父 小人得志斷義絕情(2 / 4)

動靜,打聽到訊息後,立刻回來向我稟報。”他還讓莊丁把器械準備好,以防山賊得知綠鴨灘的漁戶都到了臥虎溝,前來鬧事,就像戰士們時刻準備著迎接戰鬥。眾人等了一天,沒有發現藍驍那邊有任何動靜。到了第二天,獵戶回來報告說:“藍驍那裡沒有什麼異常情況。我們仔細打聽了,原來搶親的事情都是葛瑤明私自乾的,藍驍一概不知情。現在葛瑤明已經向山中稟報,說綠鴨灘的漁戶不知為什麼都逃走了,藍驍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沙龍聽了,便不再過於防備。

然而,艾虎一連兩天沒喝酒,可真是難受極了,就像被千萬只螞蟻在心頭爬。他實在忍不住了,決意要前往襄陽。沙龍再三挽留,卻怎麼也留不住,只好決定第二天為他餞行。到了第二天,艾虎開啟包裹,把龍票拿出來交給沙龍,鄭重地說道:“小侄去襄陽帶著這個不方便,怕遺失了,就像帶著一顆珍貴的寶石卻擔心它丟失。這龍票是蔣叔父的,是奉了相諭,專門為尋找義父而來。倘若小侄走後,我那蔣叔父來了,求伯父把這龍票交給他。”沙龍接過龍票,命人拿到後面,讓鳳仙好好收起來。

這邊眾人開始為艾虎餞行。艾虎今天可算是放開了膽子,打算好好喝一場。他從沙龍開始,每人各敬一杯,而且都是杯到酒幹,那豪爽的樣子,彷彿又變回了那個無拘無束的少年。把個焦赤樂的,就像撿到了寶貝一樣,拍手大笑道:“怪不得史鄉親說賢侄酒量頗豪,果然名不虛傳。來,來,來,咱爺兒兩個單獨喝三杯。”孟傑也在一旁湊趣道:“我陪著。”說著,便執起酒壺,給大家都斟滿了酒。這酒一到唇邊,艾虎“吱”的一聲,將酒杯高高舉起,對著眾人示意,然後大喊一聲“幹!”沙龍在一旁,見他興致這麼高,也不好阻攔。三杯酒下肚,艾虎提起包裹,與眾人一一執手拜別。大家一起把他送出莊來。史雲、張立還想再送他一程,艾虎卻堅決不肯,再三勸阻。最後,眾人彼此執手,目送艾虎遠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大家才緩緩回莊。

艾虎前往襄陽的事情,在書中算是交代清楚了。然而,仔細想來,這裡面似乎有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什麼呢?焦赤剛見到艾虎的時候,就嚷嚷著這親事做定了,可為什麼到了莊中,艾虎一連住了三天,焦赤卻又一個字都不提了呢?各位有所不知,書中的情節有的是明確點明,有的則是暗暗帶過。只要看前文就能明白。艾虎和張立回莊取包裹,孟傑跟著一起去,而沙龍卻唯獨把焦赤攔住,說:“賢弟隨我回莊。”這就是沙龍的用意。他知道焦赤性子急,就怕他再提親事的事情,所以叫他一起回莊。在路上,沙龍就跟他說明白了,親事已經定了,只等北俠等人回來,當面一說就成了,所以焦赤才不再提。這可不是編書的人忘了寫,而是有意為之。既然說沒忘事,那為什麼蔣平一直都沒再提呢?這又有說法了。書中敘事有緩有急,有先有後。敘事本就困難,情節的銜接更是難上加難,就像在錯綜複雜的迷宮中尋找出路。必須把整個故事的脈絡理清楚,哪裡接著哪裡,一絲一毫都錯不得。稍微疏忽走神,就會說得驢唇不對馬嘴,那故事可就沒什麼趣味了。編書的人用心良苦,手裡寫著這邊的情節,眼光卻時刻關注著下文,就像一位精心佈局的棋手。不但蔣平的事情沒提,就連顏大人巡按襄陽的事,也一個字都沒提。只能按部就班,慢慢把故事敘述下去,自然會有一個合理的結局。

如今既提蔣平,咱們就把蔣平敘說一番。蔣平成功救了雷震後,便與他一同來到陵縣。雷老丈對蔣平感激得五體投地,不僅為他量身定製了合身的衣服,還贈送了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那感激之情就像燃燒的火焰。蔣平連忙致謝,隨後便告別雷老丈,踏上了新的旅程。臨行前,他還關切地詢問雷英的情況,與雷老丈拱手作別,說道:“後會有期,請了!”之後,蔣平便朝著大路匆匆前行。

一天,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突然下起雨來。四周既沒有熱鬧的城鎮,也不見寧靜的村莊,蔣平無奈之下,只能冒雨前行,就像一隻在暴風雨中艱難飛行的孤雁。好不容易看到路旁有一座破廟,他急忙奔了過去。此時,天色已經昏黑,他根本看不清廟裡供奉的是何方神聖,也顧不上虔誠行禮,只想著能找個地方避雨就行,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可進了廟才發現,殿宇破舊不堪,抬頭便能望見天空,到處都是雨水滲漏的痕跡,就像一張千瘡百孔的漁網。他轉到神像背後檢視,發現這裡勉強還能容身,便席地而坐,靜靜地休息起來。到了初鼓之後,雨停了,天空也放晴了,一輪明月高懸夜空,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就像一盞巨大的明燈。剛要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