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恩(2 / 5)

考了!不考了!”先生頓時勃然大怒,說:“當初是您讓我教您兒子,這由得您;如今是我要讓我的徒弟去考,這可由得我。以後您別管,我自有主張!”寧公怒氣衝衝,不等酒席結束,就徑自離開了。

你知道寧公為什麼這麼說嗎?因為他知道員外是個愚笨固執的人,要是勸諫,他肯定不聽,而且他對自己徒弟的能力很有信心,相信包公一定能有出息;所以他決定自己來安排,一來不會耽誤包公的前程,二來也能讓包山不再為難。這也是他作為讀書人的一片苦心。

到了鄉試的年份,全是寧公做主,和包山一起商議,硬是讓包公去參加考試,讓包山把責任都推到老先生身上。到了放榜的時候,沒想到包公又高中了舉人。包山欣喜不已,只有員外憂愁萬分,還是躲起來不肯見人。大爺備辦了酒席,請先生坐上座,前來賀喜的鄉親們在兩邊相陪,大家熱熱鬧鬧地慶祝了一天。事情辦完後,就商議讓包公上京參加會試,並向員外稟明。員外到了這個時候,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只是不準包公多帶隨從,生怕耗費盤纏,只讓帶伴童包興一人。

包公啟程的時候,拜別了父母,又辭別了兄嫂。包山暗中給了他盤纏。包公又到書房拜見了先生。先生囑咐了他許多話,還把自己的幾兩束脩送給了包公。包興備好馬,大爺包山送到十里長亭。兄弟倆依依不捨,許久才分手。

包公認鐙上馬,帶著包興,直奔京師。一路上,免不了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晚上住宿,天亮就趕路。一天,到了一個小鎮,主僕二人找了一家飯店。包興把馬接過來,交給店小二喂好。找了個座位,包公坐在正面,包興坐在旁邊。雖然是主僕關係,但因為出門在外,又沒有外人,兩人便一起吃飯。堂倌過來擺放好杯筷,端上小菜。包公隨意要了一角酒、兩樣菜。包興斟上酒,包公剛要喝,只見對面桌來了一個道人坐下,也要了一角酒,然後獨自出神,拿起酒壺不往杯中倒,嘩啦一下倒了一桌子。只見他唉聲嘆氣,好像有心事。包公正納悶,又看見從外面進來一個人,穿著武生的打扮,渾身透著英雄氣概,臉上帶著俠義之氣。道人見了,連忙站起來,只稱:“恩公請坐。”那人也不坐下,從懷裡掏出一錠大銀,遞給道人,說:“把這銀子先拿去,等晚上再見。”那道人接過銀子,趴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出店去了。

包公見這個人年紀大約二十上下,氣宇軒昂,十分討人喜歡,於是站起身來,拱手當胸,說:“尊兄請了。要是您不嫌棄,何不過來一起聊聊?”那人聽了,把包公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滿面地說:“既然承蒙您錯愛,我怎敢不遵命。”包興連忙站起來,添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滿滿斟上一杯。包興便在一旁站著,不敢坐下。包公和那人分賓主坐好,便問:“尊兄貴姓?”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飛。”包公也通報了自己的姓名。二人一文一武,交談十分投機,不知不覺喝了幾角酒。展昭便說:“小弟現在有點小事情,不能再陪尊兄了,改日再會。”說完,付了飯錢。包公也沒有謙讓。包興心裡暗想:“我們三爺真是口頭上客氣。”那人便自行告辭離開了。包公也猜不出他是什麼人。

包公和包興吃完飯,主僕二人騎上馬繼續趕路。因為在飯店耽擱了些時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他們還不熟悉路徑。忽然看見一個牧童趕著牛羊歸來,包興趕忙上前問道:“牧童小哥,這是什麼地方呀?”牧童回答說:“往西南走二十里才是三元鎮,那是個大地方。你們現在走錯路啦,這兒是正西方,要是繞回去,還有將近三十里的路程呢。”包興見天色已晚,又問道:“前面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嗎?”牧童說:“前面叫沙屯兒,沒有旅店,你們只能找戶人家借宿了。”說完,便趕著牛羊走了。

包興回去把情況告訴包公,兩人便朝著沙屯兒的方向趕去。走了好一會兒,看見路旁有一座廟宇,匾額上寫著“敕建護國金龍寺”幾個大字。包公說:“與其到別人家借宿,不如就在這座廟裡住一晚。明天多給些香火錢,也方便。”包興便下了馬,用鞭子敲門。不一會兒,裡面出來一個僧人,問清他們的來意後,便把他們請進了山門。包興把馬拴好,喂在馬槽裡。和尚把他們帶到雲堂小院,小院裡有三間乾淨的屋子。主僕二人和和尚行過禮後坐下,和尚獻上茶湯。和尚詢問了包公的家鄉和姓氏,得知他是上京趕考的舉人。包公也問:“師父法號如何稱呼?”和尚回答:“貧僧法名叫法本,還有個師弟叫法明,這座廟就由我們二人住持。”說完,便告辭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小和尚擺上齋飯,不過是些素菜素飯。主僕二人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