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鬥的持續,天庭與巫族雙方皆損失慘重。南天門下,屍橫遍野,鮮血匯聚成河,流淌在那滿是瘡痍的大地上。
帝俊看著疲憊不堪且傷亡眾多的妖族大軍,心中滿是憂慮,對伏羲說道:“兄長,如此下去,我天庭雖能抵擋,卻也元氣大傷,這洪荒日後恐再無寧日。”
伏羲面色凝重,望著八卦盤,緩緩道:“巫族亦是強弩之末,只是雙方皆不肯罷休,才陷入此等僵局。若要破局,非得有一方先退。”
而在巫族陣營,帝江看著周圍死傷大半的巫族戰士,心中亦在滴血。燭九陰在旁嘆道:“帝江,再這般打下去,我巫族精銳怕是要折損殆盡,這洪荒大地也將被我們的鮮血徹底染紅。”
帝江緊咬牙關,他雖心有不甘,卻也知曉繼續戰鬥的後果。沉默良久,他仰天怒吼:“天庭,今日暫且放過你們。兒郎們,撤兵!” 這一聲怒吼,飽含著無奈與憤恨。
十二祖巫帶領著殘餘的巫族大軍緩緩退去,他們的身影在血霧中顯得格外落寞。玄冥望著戰場,喃喃道:“此仇不報,我巫族誓不罷休。”
天庭這邊,眾人望著巫族退去的方向,亦是鬆了一口氣。東皇太一收起東皇鍾,說道:“此次大戰,雖擊退巫族,可我天庭亦是損失慘重,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整頓軍備。”
帝俊點頭稱是:“太一所言極是。傳令下去,救治傷員,加固天庭防禦,同時派人密切關注巫族動向。”
而此時的紫霄宮中,鴻鈞道祖的聲音仿若天音,穿透層層空間與迷霧,直達每一位洪荒大能的耳畔。“吾之三次講道,乃大道之機緣,諸般因果,皆可於其中探尋。有緣者,速來紫霄宮,莫負此千載難逢之盛會。”
在崑崙山,三清亦有所感應。老子神色平靜,然眼中精芒閃爍,緩聲道:“鴻鈞道祖再次講道,此乃洪荒盛事,吾等當速往,想必此次道機,更勝往昔,於我等證道之路,或有莫大助益。”
元始天尊微微點頭,神色莊重:“正是如此,道祖講道,合該我等虔誠聆聽,不容有失,只盼能於其中悟得那玄之又玄之妙理,以完我等大道宏願。”
通天教主則目光熾熱,大笑道:“哈哈,此次講道,定是精彩絕倫,吾定要於紫霄宮中,暢論大道,看那洪荒諸般人物,又有何高見。”
遠在五莊院的鎮元子,正於人參果樹下靜坐冥思,忽聞此聲,長身而起,目光中透著一絲驚喜與期待。“鴻鈞道祖講道,此乃吾等感悟天地至理之良機。紅雲賢弟,你我一同前往,可莫要遲了。”
一旁的紅雲亦是滿臉興奮,連連點頭:“鎮元大仙所言極是,這等機緣,錯過便是莫大損失。” 說罷,二人腳踏祥雲,向著紫霄宮的方向飄然而去。
天庭中,女媧剛剛結束對妖族傷員的救治,聽聞鴻鈞講道之訊,神色一動。她轉頭對身旁的侍女說道:“此次講道,關乎洪荒未來走向,我必須前去。你且在此好生照料,若有緊急之事,可傳訊於我。” 言罷,她周身五彩霞光一閃,便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道絢麗的光影劃破天際。
而在那西方極樂世界,準提與接引相對而坐,二人同時睜開雙眼,眼中滿是對大道的渴望。準提率先開口:“師兄,鴻鈞道祖此次講道,定能為我西方指引明路,使我教大興有望。” 接引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願我等能於此次講道中,領悟無上佛法,度化更多有緣之人。”
帝俊率領天庭眾人在途中,心中暗自思忖:“此次鴻鈞講道,各方大能齊聚,定是暗流湧動。我天庭雖新經大戰,但絕不能失了顏面,且看能否在講道中尋得鞏固天庭根基之法。” 伏羲在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輕聲道:“陛下不必憂慮,我等且以聆聽大道為主,若有機緣,自會降臨。”
在三仙島之上,凌虛靜立在二十四品淨世白蓮之上,聽到鴻鈞道祖的聲音,微微抬起頭,目光深邃而悠遠,輕聲說道:“鴻鈞道祖第三次講道,此乃洪荒之盛事,天地秩序或於此次講道中有新的演變。吾雖逍遙於三仙島,然大道之行,不可不察。且去紫霄宮,看這洪荒諸般變數,又將如何在道祖的講道中,尋得各自的歸宿與機緣。”
十二祖巫聽聞鴻鈞講道之訊,帝江冷哼一聲:“我巫族自盤古父神開天闢地以來,憑藉自身之力在洪荒立足,何需去聽那鴻鈞老兒講道。”
祝融亦大聲道:“正是,我等祖巫神通廣大,豈要依賴他人的道。這鴻鈞講道,不去也罷。”
蓐收點頭稱是:“我巫族有自己的修煉之法與傳承,那紫霄宮的機緣,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