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現代魂
第三章:聯軍征途遇波瀾
林小羽隨著討董聯軍浩浩蕩蕩地踏上征程,一路所見盡是亂世的瘡痍。百姓流離失所,田野荒蕪,路邊不時有餓死之人的屍骨,這讓他心中越發堅定了要改變這世道的決心。
聯軍行至酸棗,各路諸侯紛紛安營紮寨。營帳連綿數里,旗幟飄揚,煞是壯觀。然而,林小羽很快就察覺到了聯軍內部的問題。諸侯們雖名義上是為了討伐董卓,但實則各懷鬼胎,都在盤算著如何在這場戰爭中擴充自己的勢力,儲存自家實力。
初次聯軍議事,營帳內氣氛看似熱烈,實則暗潮湧動。袁紹坐在主位,高談闊論著進軍洛陽的計劃,可曹操卻敏銳地指出,當下聯軍糧草供應不足,且士兵長途跋涉,疲憊不堪,應先休整幾日,再做定奪。其他諸侯有的點頭稱是,有的卻默不作聲,眼神閃爍,顯然在權衡利弊。林小羽站在一旁,心中暗自嘆息,這等貌合神離的聯盟,想要成功討董,恐怕困難重重。
在聯軍營地中,林小羽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勢力的英雄豪傑。他與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相遇,彼此交談甚歡。林小羽對關羽的忠勇和張飛的豪爽頗為欽佩,而劉備的仁德與抱負也讓他心生敬意。他們時常聚在一起,討論兵法和天下大勢,林小羽也會偶爾分享一些現代的軍事理念,讓三人頗感新奇。
一日,林小羽正在營帳中研習地圖,思考破董之策,突然聽到帳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他起身出帳檢視,原來是一名士兵與一名將領發生了衝突。那士兵滿臉悲憤,哭訴著家中親人被董卓軍殺害,自己一心想要報仇,可將領卻因他違反軍紀而要懲罰他。林小羽上前勸解,他深知士兵們的仇恨與痛苦,也理解將領維護軍紀的難處。最終,他以巧妙的言辭化解了這場衝突,讓士兵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也讓將領網開一面。此事之後,林小羽在士兵中的威望又增添了幾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聯軍內部的矛盾越發凸顯。袁術負責糧草供應,卻時常剋扣,導致部分軍隊缺糧。士兵們怨聲載道,軍心開始動搖。林小羽意識到這樣下去絕非長久之計,他決定找諸侯們商議解決之法。
在一次議事會上,林小羽站出來直言不諱地說道:“諸位諸侯,如今我等聯軍討伐董卓,乃是為了天下大義。可如今糧草供應不足,士兵們飢腸轆轆,如何能上陣殺敵?袁術將軍,糧草之事關乎成敗,還請您務必妥善處理。”袁術一聽,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冷哼道:“本將軍自有安排,何須你一個小小什夫長在此多嘴。”其他諸侯也有不少人面露不滿,覺得林小羽逾越了身份。但曹操卻微微點頭,對林小羽的勇氣頗為讚賞。
面對袁術的不滿和諸侯們的質疑,林小羽並未退縮。他接著說道:“若因糧草而導致軍心渙散,我等討董大業必將功虧一簣。我雖身份低微,但也不忍見百姓繼續受苦,董卓繼續作惡。”劉備也站出來支援林小羽,說道:“林小羽兄弟所言甚是,我等當以大局為重。”在劉備和曹操等人的斡旋下,袁術最終不得不承諾改善糧草供應情況。
然而,董卓也並非坐以待斃。他聽聞聯軍內部矛盾重重,便派大將華雄率軍前來挑戰。華雄勇猛無比,在汜水關前連斬聯軍數員大將,聯軍士氣大挫。諸侯們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再出戰。
林小羽見狀,心中思索著對策。他深知華雄之勇,但也明白不能任由其囂張下去。此時,關羽挺身而出,願去迎戰華雄。林小羽心中一動,他想起歷史上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典故,於是向諸侯們提議:“關將軍英勇,可讓其出戰。我等且在帳中溫酒一杯,為關將軍壯行,料想關將軍必能凱旋。”諸侯們將信將疑,但也無計可施,只得應允。
關羽提刀上馬,奔赴戰場。不多時,便提著華雄的首級歸來。營帳內頓時歡聲雷動,聯軍士氣大振。林小羽看著關羽的英姿,心中對這位英雄更加敬佩。而他在聯軍中的地位也因這一事件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不少士兵和將領都對他刮目相看。
華雄兵敗後,董卓親自率領大軍前來迎戰。雙方在虎牢關前擺開陣勢,一場大戰一觸即發。林小羽跟隨在聯軍隊伍中,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的敵軍。他深知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將遠超以往,自己必須全力以赴,為了天下太平,也為了在這亂世中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戰鬥打響,喊殺聲震天動地。董卓軍如潮水般湧來,聯軍奮勇抵抗。林小羽揮舞著長槍,在敵陣中左衝右突,他運用現代的格鬥技巧和戰術思維,巧妙地躲避著敵人的攻擊,同時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他計程車兵們緊緊跟隨在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