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定局之變(1 / 2)

第七十七章:定局之變

長安城中,林小羽在丞相府內來回踱步,神色凝重。自曹操離世,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局勢愈發撲朔迷離。雖有遺命傳位曹丕,但曹植一黨心有不甘,朝堂之上隱隱有分裂之勢。

“子龍,如今這局面,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內亂,我等當如何是好?”林小羽望向趙雲,眼中滿是憂慮。趙雲拱手道:“先生,如今當務之急,乃是穩定朝綱,助五官中郎將順利繼位。只是曹植身邊楊修等人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與此同時,曹植府內,楊修匆匆入廳,神色焦急:“公子,聽聞丞相遺言已明,然陛下尚未正式下詔,我等仍有機會。可在陛下面前提及公子才情,以情動人,或可扭轉乾坤。”曹植面帶猶豫,搖頭苦笑道:“楊兄,父親既有此安排,我若強行相爭,恐遭人詬病,且長兄並無大過,這皇位……”楊修急道:“公子不可如此心軟!此乃千載難逢之機,若錯過,日後恐再無出頭之日。”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林小羽深知必須快刀斬亂麻。他進宮面見獻帝,奏明曹操遺願與當下局勢利害,懇請獻帝早日下詔,以安眾心。獻帝心中懼怕曹操餘威,又見林小羽言辭懇切,便應下此事。

幾日後,詔書下達,曹丕正式繼承魏王之位,加九錫,尊獻帝為山陽公,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林小羽因輔佐有功,被封為御史中丞,負責監察百官。然而,林小羽心中清楚,這只是表面的平靜,內部的隱患猶存。

曹丕初登大位,為立威鞏固政權,對曹植一黨展開清洗。曹植被徙封東阿,身邊謀士皆被懲處,楊修因蠱惑曹植爭位,被冠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之罪斬首。林小羽雖有心相救,但深知這是權力鬥爭的必然,難以插手。

一日,林小羽於洛陽街頭巡視,見百姓雖生活安穩,卻難掩對亂世的惶恐。他暗自思忖,這天下三分,魏雖佔據中原,然吳蜀虎視眈眈,當務之急是發展民生、強軍固本。回到府邸,他召集舊部商議。

“如今新朝初立,我等當為陛下建言,興水利、墾荒田、重農桑,方可使魏國根基穩固。”林小羽看向眾人,目光堅定。荀彧之子荀顗起身道:“林大人所言極是,然當下軍資耗費巨大,欲興民生,還需先整軍備武,以防外敵。”眾人紛紛點頭,各抒己見,直至深夜方休。

不久,林小羽將整理好的治國方略呈於曹丕。曹丕閱後,龍顏大悅,召林小羽進宮詳談:“林愛卿所呈之策,甚合朕意。朕欲委愛卿以重任,督造水利,興屯田之業,愛卿可有信心?”林小羽跪地領命:“臣必肝腦塗地,不負陛下所託。”

在林小羽的主持下,魏國各地大興水利工程,引河水灌溉農田,荒蕪之地漸成沃野。同時,推行屯田令,招募流民開墾,糧食產量逐年遞增。但這一系列舉措,觸動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暗中勾結官員,對林小羽的政令多加阻撓。

一日,林小羽在巡視屯田時,發現多處賬目不明,物資被剋扣。他不動聲色,暗中調查,發現竟是朝中一位權貴與地方豪強勾結所為。林小羽深知此人背景深厚,但為了魏國的根基,毅然決定將此事上奏曹丕。

朝堂之上,林小羽將證據一一羅列,那權貴起初還百般抵賴,待到鐵證如山,才嚇得癱倒在地。曹丕大怒,欲嚴懲此人,但朝堂諸臣紛紛求情,皆言其家族有功於魏。林小羽見狀,上前一步道:“陛下,國有國法,若因私情而廢法,何以服眾?今不懲此惡,日後政令難行,魏國危矣!”曹丕沉思良久,最終下定決心,將那權貴削職查辦,抄沒家產,其黨羽皆受牽連。

經此一事,林小羽在朝中威望大增,但也樹敵無數。然而,他心中只念著魏國的未來,毫不退縮。在他的努力下,魏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民生得以改善,軍隊糧草充足,士氣高昂。

此時,南方的蜀漢與東吳聽聞魏國新立後發展迅速,心生忌憚,開始商議聯合之計。諸葛亮在成都與東吳使者頻繁往來,欲結成聯盟,共抗曹魏。訊息傳至洛陽,朝堂震動。

林小羽再次進宮,向曹丕進言:“陛下,吳蜀聯合乃心腹大患,臣以為當趁其聯盟未穩,出兵伐之,先破其一,可解危局。”曹丕點頭道:“朕亦有此意,然出兵之事,關乎重大,當如何謀劃?”林小羽展開地圖,詳細分析道:“可先派大軍佯攻東吳,吸引蜀漢救援,再派奇兵繞道益州,直擊蜀漢腹地,使其首尾難顧。”曹丕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就依愛卿之計,朕即刻命人籌備出征之事。”

魏國大軍浩浩蕩蕩開拔,向吳蜀邊境進發。林小羽隨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