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雲起(1 / 2)

三國之現代魂 第159章:巴蜀風雲起

林小羽站在營帳中,眉頭緊鎖,手中緊緊握著一封剛剛收到的密信。赤壁之戰大勝後,天下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這封密信,又將他捲入了一場新的風雲變幻之中。密信是來自荊州的諸葛亮所寫,信中提及益州劉璋闇弱,張魯在北虎視眈眈,益州局勢岌岌可危,劉備有意謀取益州,希望林小羽能前往荊州共商大計。

“子龍,收拾行囊,我們即刻前往荊州。”林小羽轉頭看向趙雲,眼中透著堅定。趙雲微微頷首,領命而去。對於林小羽的決定,他向來是毫不猶豫地支援。

數日後,林小羽和趙雲抵達荊州。劉備親自出城相迎,臉上滿是欣喜之色:“林先生,別來無恙啊!此次請先生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商。”

林小羽與劉備寒暄幾句後,便一同來到議事廳。諸葛亮、龐統等一眾謀士早已等候在此。眾人落座後,劉備開門見山地說道:“如今益州局勢不穩,我等欲謀取益州,以圖大業,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林小羽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國,確實是成就霸業的根基。只是劉璋雖闇弱,但畢竟是漢室宗親,若貿然進攻,恐失民心。”

諸葛亮輕撫羽扇,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依我之見,可先派人入蜀,與劉璋交好,再尋機而動。”

龐統卻不以為然,他直言道:“此乃婦人之仁!如今正是天賜良機,若不趁此時拿下益州,更待何時?待劉璋緩過神來,加強防備,我軍再想進取,可就難上加難了。”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林小羽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歷史上劉備取益州的過程充滿波折,而此時自己的每一個建議,都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思索良久,林小羽開口道:“龐士元所言雖有道理,但也不能不顧及民心。我看可先派一位能言善辯之士前往益州,向劉璋陳明利害,曉以大義,爭取讓他主動邀請主公入蜀相助。如此一來,我軍師出有名,也可減少百姓的反抗。”

劉備聽後,眼前一亮:“先生此計甚妙!只是這出使益州之人,須得有非凡的口才和謀略,不知先生可有合適人選?”

林小羽微微一笑:“我舉薦馬良。此人智謀過人,口才出眾,定能不辱使命。”眾人皆表示贊同,於是出使益州之事便定下由馬良前往。

馬良領命後,即刻準備行裝,踏上了前往益州的路途。而林小羽則留在荊州,與眾人一起籌備入蜀的各項事宜。

在等待馬良訊息的日子裡,林小羽並未閒著。他深知益州地形複雜,若要順利進軍,必須對當地的山川地理有詳細的瞭解。於是,他四處蒐集益州的地圖和資料,日夜研究,還親自繪製了一些詳細的行軍路線圖。

與此同時,林小羽也沒有忘記加強軍隊的訓練。他根據現代的軍事理念,對劉備的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訓練,提高了士兵們的戰鬥素質和協作能力。

終於,馬良從益州傳回訊息。劉璋果然被馬良說服,派法正前來荊州,邀請劉備入蜀相助,共同抵禦張魯。劉備大喜,當即決定親率大軍入蜀,留下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

林小羽隨著劉備的大軍踏上了入蜀之路。一路上,山川險峻,道路崎嶇,但士兵們士氣高昂,絲毫沒有被艱難的環境所嚇倒。林小羽則時刻關注著軍隊的動向,憑藉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為劉備出謀劃策,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當大軍抵達涪城時,劉璋親自出城迎接。劉備與劉璋相見,表面上一團和氣,互相寒暄問候,但林小羽卻敏銳地感覺到,雙方之間暗藏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在涪城的宴會上,龐統向劉備進言,建議他趁機拿下劉璋,奪取益州。劉備卻認為時機未到,拒絕了龐統的建議。林小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知道,此時動手雖然能迅速奪取益州,但也會引起蜀地百姓的反感,不利於日後的統治。

宴會結束後,林小羽找到劉備,說道:“主公,我理解您的顧慮。此時動手雖易,但後患無窮。不如暫且隱忍,等待更好的時機。”

劉備點頭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我劉備以仁義為本,若因一時之利而失信於天下,豈不是得不償失?”

於是,劉備在涪城暫且安營紮寨,與劉璋表面上維持著友好的關係,暗中卻在等待著時機。林小羽則利用這段時間,深入瞭解蜀地的風土人情,與當地的一些賢才名士交往,為日後治理益州打下基礎。

然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