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現代魂 第171章:危局與轉機
建安二十年,寒冬臘月,北風裹挾著肅殺之氣,在中原大地呼嘯而過。洛陽城的街巷中,積雪未化,嘎吱作響的腳步聲和百姓們口中撥出的白氣,為這座古老的城池添了幾分煙火氣息。然而,在洛陽城那巍峨的將軍府內,氣氛卻凝重得如壓頂烏雲,讓人喘不過氣來。
林小羽身著一襲玄色長袍,眉頭緊鎖,負手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那片銀白世界,心卻如亂麻般糾結。曹操自赤壁之戰後,雖元氣大傷,卻從未放棄一統天下的野心,近來動作頻頻,對荊州虎視眈眈。而劉備這邊,剛剛拿下益州,根基未穩,關羽在荊州雖手握重兵,卻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主公,法正大人派人送來加急密信。”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雙手呈上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
林小羽轉過身,快步上前接過信件,拆開封印,展開信紙,目光快速掃過。只見信上寫道:“曹操欲聯合東吳,共圖荊州,孫權已有應允之意。荊州危急,望主公速回商議對策。”
林小羽看完信,臉色愈發陰沉。他深知,一旦曹操與孫權聯手,荊州危在旦夕,劉備集團多年的心血恐將付諸東流。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腦海中飛速思索著應對之策。
“若能破壞曹孫聯盟,或許還有轉機。”林小羽自言自語道,“只是,該如何做呢?”
正沉思間,書房門被輕輕推開,諸葛亮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他身著一襲白色長袍,羽扇輕搖,神色平靜,卻難掩眼中的憂慮。
“主公,可是為荊州之事煩惱?”諸葛亮開口問道。
林小羽抬起頭,看到諸葛亮,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連忙說道:“孔明,你來得正好。曹操欲聯合孫權攻打荊州,此事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點頭,說道:“亮早已料到曹操會有此舉動。曹孫聯盟,看似堅不可摧,實則各懷鬼胎。曹操欲借孫權之手奪回荊州,削弱劉備勢力;孫權則想趁機奪回荊州,擴大自己的地盤。我們可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從中斡旋。”
林小羽眼睛一亮,問道:“孔明有何良策?”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主公可派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東吳,向孫權陳明利害。若曹孫聯盟成功,曹操實力大增,東吳恐難獨善其身。且荊州乃東吳之屏障,若落入曹操之手,東吳將直接暴露在曹操的兵鋒之下。以孫權之精明,定能權衡利弊。”
林小羽聽後,心中暗自佩服諸葛亮的智謀,點頭道:“孔明所言極是。只是,派誰去東吳合適呢?”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此人需有膽有識,口才出眾,且能洞悉孫權心思。依亮之見,龐統龐士元可擔此重任。”
林小羽聞言,眼前浮現出龐統那略顯不羈卻充滿智慧的面容,點頭道:“士元足智多謀,的確是合適人選。只是,此去東吳,兇險萬分,士元恐怕……”
諸葛亮明白林小羽的擔憂,說道:“主公放心,士元自會小心行事。且東吳孫權,雖有稱霸之心,但也不願輕易與曹操為敵。只要士元能說動孫權,或許能化解此次危機。”
林小羽深吸一口氣,說道:“好,就依孔明之計。即刻派人請士元前來商議。”
半個時辰後,龐統匆匆趕到將軍府。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頭戴綸巾,雖面容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自信與堅定。
“主公,聽聞有要事商議?”龐統走進書房,開門見山地問道。
林小羽將曹操欲聯合孫權攻打荊州之事以及諸葛亮的計策詳細告知龐統。龐統聽完,沉思片刻,說道:“此計可行。亮雖未與孫權謀面,但聽聞其為人,多疑且有野心。若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或許能說服他放棄與曹操聯盟。”
林小羽看著龐統,眼中滿是信任與期待,說道:“士元,此去東吳,關乎荊州安危,也關乎我劉備集團的未來。你務必小心行事,若能成功,定是大功一件。”
龐統拱手道:“主公放心,統定當竭盡全力。只是,統此去東吳,需帶一些禮物,以表誠意。”
林小羽點頭道:“此事好說。孔明,你與士元商議一下,準備些珍貴的禮物,務必讓孫權滿意。”
諸葛亮應道:“遵命。亮以為,可準備一些蜀錦、香料以及益州的特產,這些在東吳都是稀罕之物,定能引起孫權的興趣。”
龐統點頭表示贊同。隨後,三人又詳細商議了出使東吳的細節,直到天色漸暗,才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洛陽城的城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