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絕不會輕易拱手讓人。若東吳執意要與我軍為敵,那就休怪我林小羽不客氣!”
魯肅見林小羽態度強硬,知道此次合作之事恐怕是難以達成了,便灰溜溜地離開了荊州。
然而,林小羽清楚,東吳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他一方面加強了對東吳的防範,另一方面開始積極籌備應對曹軍可能的進攻。
,!
他親自到軍營中鼓舞士氣,對將士們說道:“如今曹操和東吳都對我們荊州虎視眈眈,但我們不怕!我們身後是荊州的百姓,我們要用手中的武器保衛我們的家園。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敵人能夠打敗我們!”
將士們聽了林小羽的話,士氣大振,紛紛高呼:“保衛荊州!殺敵報國!”
林小羽還組織了一些工匠,開始研製新的武器和防禦器械。他憑藉著自己在現代所學的知識,對傳統的投石車、弩箭等武器進行了改進,使其威力大增。同時,他還在城牆上設定了一些機關陷阱,以備曹軍攻城之用。
在林小羽的努力下,荊州城的防禦變得更加堅固,將士們計程車氣也高昂起來。但林小羽知道,戰爭的陰雲依然籠罩在荊州上空,未來的路還充滿了艱難險阻……
與此同時,曹操在北方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南征的事宜。他聽聞荊州的林小羽治軍有方,心中對這位年輕的將領也頗為忌憚。為了確保南征的勝利,他召集了麾下的謀士和將領,商議對策。
謀士荀彧進言道:“主公,荊州之地,地勢險要,林小羽又頗得人心。我軍若要攻打荊州,需先瓦解其內部,可派人散佈謠言,離間林小羽與麾下將領的關係。”
曹操點頭道:“此計甚好。另外,水軍的訓練也不可懈怠,荊州水軍頗為厲害,我們必須要有與之抗衡的實力。”
於是,曹操一方面派人在荊州附近散佈謠言,說林小羽有擁兵自重之心,意圖脫離劉備自立為王;另一方面,加大了水軍的訓練強度,還從各地徵集了許多能工巧匠,打造新型戰船。
而東吳方面,孫權在魯肅回來後,得知合作不成,心中也有些惱怒。他召集了周瑜、呂蒙等將領,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周瑜說道:“主公,林小羽此人不可小覷。如今荊州防禦堅固,我們不可貿然進攻。可先與曹操暗中聯絡,讓他們先去攻打荊州,我們坐收漁翁之利。”
呂蒙則提出不同意見:“都督,曹操野心勃勃,若我們與他合作,恐怕是引狼入室。不如我們先整頓軍備,等待時機,再一舉奪取荊州。”
孫權聽了兩人的話,沉思片刻後說道:“公瑾和子明所言都有道理。我們先按兵不動,密切關注曹劉雙方的動靜,再做打算。”
就這樣,三方勢力在荊州周邊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林小羽在荊州城內也感受到了這種緊張的氣氛,他知道,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他每日都在城牆上巡視,檢查城防工事,同時也在思考著破敵之策。
這日,林小羽在巡視完城防後,回到府中,卻發現府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一襲黑衣,蒙著面,看不清面容。
林小羽警惕地握住腰間的佩劍,問道:“你是何人?為何闖入我府中?”
那黑衣人卻不答話,突然出手,向林小羽攻來。林小羽連忙拔劍抵擋,兩人在院子裡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
林小羽發現,這黑衣人的武功極高,招式凌厲,他漸漸有些不敵。就在黑衣人即將得手之時,突然一道黑影閃過,擋在了林小羽身前。
林小羽定睛一看,原來是他的貼身護衛趙風。趙風與黑衣人戰在一起,一時間難分高下。
林小羽趁機喊道:“府中衛士聽令,將此人拿下!”
頓時,府中的衛士紛紛圍了過來,將黑衣人團團圍住。黑衣人見勢不妙,虛晃一招,便想突圍逃走。但在眾人的圍攻下,他最終還是被生擒。
林小羽走上前去,扯下黑衣人的面罩,卻發現此人面容陌生,從未見過。他問道:“你究竟是誰?為何要行刺我?”
黑衣人冷哼一聲,說道:“我只是奉命行事,要怪就怪你擋了別人的路。”
林小羽心中一動,問道:“是曹操派你來的,還是孫權派你來的?”
黑衣人卻不再說話,緊閉雙唇,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林小羽見問不出什麼,便讓人將黑衣人押下去,嚴加審問。
經過一番審問,黑衣人始終不肯吐露幕後主使。但林小羽心中已經有了一些猜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