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科技興邦之曙光初現
林小羽站在洛陽城新建的工坊區,望著眼前一片繁忙景象,心中滿是欣慰。在過去的數年裡,他憑藉著對現代科技的記憶,一步步引導著這個古老的時代邁向新的征程。如今,工坊區內,簡易的流水線已經搭建起來,雖然粗糙,卻也是這個時代工業生產的巨大進步。
“林先生,這鍊鐵之法經您改進後,產量大增,而且這鐵的質地更為堅韌,用來打造兵器和農具都比以往強上許多!”一位負責工坊的工匠興奮地向林小羽彙報著。林小羽微笑點頭,他引入的新型高爐鍊鐵技術,最佳化了鼓風與礦石配比,使得鐵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不僅如此,他還在工坊中推廣了初步的質量檢測標準,次品率大幅下降。
在兵器製造方面,林小羽借鑑現代機械原理,設計出了更為精巧的弩機。這種弩機不僅上弦更容易,而且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在測試場上,一名士兵輕鬆地操作著新弩,弩箭如疾風般射出,精準地命中了遠處的靶心,引得周圍士兵一陣歡呼。“有此利器,我軍在戰場上必能更勝一籌!”一位將領讚歎道。林小羽深知,在這個亂世,軍事力量的提升是保境安民的關鍵,而科技的加持無疑是增強軍事力量的捷徑。
與此同時,洛陽的農業也在悄然發生著變革。林小羽從現代育種知識中獲得靈感,帶領著農官們在城外的試驗田進行選種培育。經過幾季的努力,一種新的小麥品種逐漸成型。這種小麥耐旱抗倒伏,產量比普通小麥高出近三成。當第一茬新麥收割時,金黃的麥浪在田間翻滾,農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林小羽還推廣了新式的灌溉方法,利用水車和簡易的溝渠系統,將水源更有效地引到田間地頭,進一步保障了農作物的生長。
隨著工坊和農業的發展,洛陽的商業也日益繁榮起來。林小羽鼓勵商人們成立商會,規範市場秩序,並引入了一些現代的商業理念,如記賬法、品牌意識等。城內的集市上,商品琳琅滿目,不僅有本地的特產,還有從遠方運來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珍貴貨物。一些頭腦靈活的商人,開始嘗試製作帶有洛陽特色的精美手工藝品,打上獨特的標記,遠銷各地,為洛陽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利潤。
然而,林小羽的目光並未僅僅侷限於洛陽一地。他深知,要想在這個亂世中真正實現興邦之願,必須將科技的火種傳播到更廣闊的地方。於是,他挑選了一批聰慧好學的工匠和學子,在洛陽開辦了學堂,專門傳授現代科技知識和生產技藝。這些學員們來自不同的郡縣,學成之後,將帶著所學回到家鄉,成為各地發展的新動力。
在學堂中,林小羽親自授課,從物理的基本原理到機械的構造圖紙,從農業的種植技巧到商業的經營之道,他都傾囊相授。學員們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之光。“先生,您所講之學,猶如醍醐灌頂,我等回去定當全力施展,讓家鄉也能像洛陽這般繁榮!”一位年輕的學子激動地說道。林小羽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心中充滿了希望,他彷彿看到了一幅科技之花在整個華夏大地綻放的美好畫卷。
在外交方面,林小羽也巧妙地利用洛陽的科技優勢,與周邊勢力展開周旋。當其他諸侯還在為爭奪土地和人口而陷入無休止的戰爭時,洛陽卻以其先進的技術和繁榮的經濟吸引了不少勢力的目光。一些小的郡縣紛紛派遣使者前來,希望與洛陽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林小羽對此來者不拒,他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擴大洛陽的影響力,還能為科技的傳播創造更多的機會。
對於那些心懷不軌的強大勢力,林小羽則展示了洛陽的軍事科技成果,讓他們有所忌憚。在一次諸侯會盟中,林小羽帶著洛陽新研製的投石車和強弩前往展示。當巨大的投石車將巨石準確地投擲到遠處的目標區域,強弩的弩箭穿透厚厚的木板時,在場的諸侯們無不面露驚愕之色。“林小羽,你這洛陽城究竟藏著多少秘密武器?”一位諸侯警惕地問道。林小羽淡然一笑:“這些不過是為了自保的手段罷了,我洛陽只願安心發展,無意與各位為敵,但若是有人妄圖侵犯,我們也絕不退縮!”
在文化方面,林小羽也沒有忽視。他在洛陽城內修建了圖書館,收集整理各類書籍文獻,鼓勵文人墨客進行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同時,他還引入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提倡男女平等接受教育。一時間,洛陽城內學風鼎盛,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前來交流學問,洛陽逐漸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文化中心之一。
然而,林小羽的變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保守勢力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