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科技革新與權力制衡
林小羽站在洛陽城新建的工坊區,望著那些高聳的煙囪和忙碌的工人,心中滿是成就感。在過去的數月裡,他引領著工匠們日夜鑽研,終於讓這個時代初見現代工業的雛形。
工坊內,新改良的冶鐵爐溫度更高且更加穩定,煉出的精鐵質量遠超從前,為兵器鍛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紡織機也煥然一新,效率提升了數倍,使得錦緞絲綢的產量大幅增加,不僅滿足了貴族們的奢華需求,還成為了與外族貿易的搶手商品。而最讓林小羽得意的,是那簡易的水力衝壓機,雖不及後世那般精密複雜,但在這個時代,已經足以對金屬進行初步的成型加工,大大節省了人力。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擴張,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一些豪強大族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開始透過各種手段滲透工坊,企圖掌控這些新興產業。他們或是安插親信擔任工坊的管事,或是在原材料供應上做手腳,哄抬物價,試圖從林小羽手中分一杯羹。
在朝廷之上,這種變化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原本支援林小羽的一些大臣,在家族利益的驅使下,態度開始變得曖昧起來。他們一方面享受著新技術帶來的稅收增長和物資豐富,另一方面又擔心林小羽的權力隨著這些產業的發展而過度膨脹。於是,朝堂之上逐漸形成了一股暗流,針對林小羽的彈劾奏章雖未明言,但字裡行間都在暗示他“擅專經濟,危及國本”。
林小羽深知,若不採取措施,自己辛苦建立的工業根基將毀於一旦,而且還可能陷入政治鬥爭的泥沼無法自拔。他決定主動出擊,首先從工坊的管理入手。他召集了所有工坊的負責人,宣佈成立“工坊聯盟”,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聯盟成員必須公開賬目,接受監督,任何違規操作都將被逐出聯盟,並受到嚴厲的經濟制裁。同時,他還從民間選拔了一批有才能、有品德的年輕人進入工坊管理層,逐步替換掉那些被豪強大族收買的舊人,確保工坊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政治方面,林小羽找到了荀彧。荀彧一直以來都秉持著公正治國的理念,在朝中威望頗高。林小羽向他詳細闡述了工業發展對國家的長遠利益,以及目前面臨的困境。荀彧沉思良久,最終點頭答應幫助林小羽在朝堂上斡旋。
在一次朝會上,荀彧站了出來,言辭懇切地說道:“諸位大人,如今我朝之工業興起,實乃社稷之福。林小羽殫精竭慮,為我朝帶來新的生機與繁榮,此等功績不應被無端猜忌。我們當著眼於國家之強盛,而非拘泥於一時之私利。若因噎廢食,阻礙工業發展,恐日後我朝在軍事、民生等諸多方面皆落後於他國,望諸位大人三思。”荀彧的一番話,讓不少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陷入了沉思。
但仍有一些頑固的保守派,以楊彪為首,站出來反駁道:“荀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林小羽此舉畢竟打破了我朝多年之經濟格局。如今工坊大興,商賈之氣過盛,恐傷我朝之根本。且其權力日盛,長此以往,朝廷政令將由何人掌控?吾等身為臣子,不得不防。”
林小羽見勢,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楊大人之憂,小羽亦有所慮。故而小羽提議,設立‘工業司’,專管工坊諸事,其官員皆由朝廷選派,小羽願辭去現有職務,僅以技術顧問之身份參與其中,確保技術發展不輟,而權力皆歸朝廷掌控。如此一來,既能保我朝工業之進步,又可安諸位大人之心,不知可否?”
林小羽的這一提議,讓朝堂上議論紛紛。一些大臣覺得這是個可行之法,既能限制林小羽的權力,又能繼續享受工業發展帶來的好處;而另一些人則懷疑林小羽的誠意,擔心這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最終,在曹操的權衡之下,決定採納林小羽的建議。曹操深知工業發展的潛力,也明白林小羽的能力不可多得,這樣的安排既能安撫各方勢力,又能讓工業在朝廷的監管下繼續前行。於是,“工業司”迅速組建起來,林小羽也信守承諾,交出了大部分權力,專心投入到技術研發之中。
然而,權力的交接並非一帆風順。那些豪強大族並未就此罷休,他們暗中勾結工業司的一些官員,試圖在新的制度下繼續謀取私利。林小羽察覺到了這些小動作,他決定再次施展自己的智慧,來一場徹底的整治。
林小羽秘密培養了一支由年輕工匠和學者組成的監察隊伍,他們深入工坊,暗中調查各種違規行為和腐敗現象。經過數月的努力,終於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林小羽將這些證據呈遞給曹操,曹操大怒,下令嚴懲涉案官員和豪強。一時間,洛陽城的官場和商界震動,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