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大青蛙人(1 / 2)

然而在廣袤的山東大地以及周邊部分割槽域,卻有著獨特的習俗——初三才是女兒們歡歡喜喜“回孃家”的日子。與此同時,在中國北方的一些地方,還賦予了初三一個別有風趣的稱呼:“掃帚日”。之所以會如此命名,原因在於這一天大家終於能夠將大年初一與初二所積攢下的垃圾集中起來進行清理啦!人們紛紛拿起那象徵著除舊迎新的掃帚,開始仔仔細細地清掃起房間來。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掃的過程當中還有個講究呢,必須得由外向裡掃才行哦!據說這樣做意味著能夠把財富聚攏到家裡頭,寓意著財源廣進、富貴滿門。

而在山清水秀的南方地區,大年初三的清晨則瀰漫著另一種別樣的氛圍。這裡流行著張貼“赤口”(也被稱作禁口)的風俗。相傳在這一天,人們之間容易產生爭執和口角紛爭,所以不太適宜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那麼究竟什麼是“赤口”呢?通常情況下,它是由一條長度大約七八寸、寬度僅有一寸左右的紅色紙條製成。紙條之上會精心書寫一些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的話語。這些“赤口”有的被端端正正地貼上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方;還有一張則會被放置在垃圾堆上,然後挑著這些垃圾走出家門並傾倒在外邊。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垃圾可是初一和初二整整兩天積累下來的喲,如果不在初三這天統一清理倒掉的話,那就彷彿等同於眼睜睜看著家中的金銀財寶源源不斷地往外流失一樣。總而言之,張貼“赤口”這種做法更多的是讓人們在心理層面獲得一份慰藉,期望著新的一年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平平安安,不會跟他人發生爭吵或者遭遇各種各樣不幸的災禍,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廣納財源、財運亨通。寶,萬事如意

在中國的某些地區,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正月初七被視為女媧娘娘創造綿羊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又被稱作“羊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人們有著一項特別的禁忌——不能宰殺羊群。因為大家相信,如果當天的天氣晴朗宜人,那麼在接下來的一整年當中,羊群將會茁壯成長,養羊的家庭自然也能夠迎來一個豐收之年。

依照古老的傳統習俗,正月初四乃是各路神仙下凡蒞臨人間的重要時刻,民間素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講究。也就是說,送神這件事需要趕在大清早的時候便著手操辦;至於迎接神明歸來,則可以稍晚一些,即便是放到下午也不算太遲。正因如此,每到正月初四的午後時分,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精心準備齊全各種供品,其中包括了豐盛的三牲(豬牛羊)、新鮮可口的水果以及香氣撲鼻的酒菜等等。不僅如此,還得燃起香燭,焚燒金紙做成的衣物,以此向諸位神靈表達虔誠的敬意和滿心的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哪位老闆打算辭退手下員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炒魷魚”,那麼在這一天就不會邀請該名員工前來一同祭拜神明。此時,那位員工往往便能心領神會,知曉自己即將失去工作,於是便會自覺地收拾東西離開公司。此外,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到大年初四這段時間裡,所有的商店都會緊閉大門暫停營業,就連婦女們也暫時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過年的歡樂氛圍之中。當然啦,各種美味的酒菜等供品也是必須提前預備妥當的,同時更少不了那嫋嫋升起的香菸與閃耀跳躍的燭光,還有那象徵著吉祥如意的金色衣裳在火中化作灰燼飄向天際……

老闆若是想要開除某個人,那在這一天便不會邀請此人前來一同拜神。通常情況下,只要對方沒有收到邀請,心裡自然就清楚自己即將要被辭退了,於是會識趣地主動收拾東西離開公司。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初四這段時間裡,所有的商店都會關門停業休息,就連婦女們在此期間也不能使用針線做活計呢。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建莆田地區,當地把除夕夜稱為“歲”,然而正月初四卻被稱作“大歲”。

據說在明朝的時候,那些兇殘的倭寇經常時不時地侵擾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地區。有那麼一回,就在大年三十這天,可惡的倭寇突然殺奔而來,他們一路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許多無辜的百姓遭受到了巨大的災難,倖存者們只能匆忙逃進深山之中躲避戰亂。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幸運的是,最終倭寇還是被擊退了,人們得以從山裡回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