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講道論劍(2 / 3)

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在一旁如醉如痴,手舞足蹈。

四長老朱洪更是看得心癢難耐,他壓低自己的境界,長嘯一聲揮劍加入戰圈,與端木瑞聯手攻擊林海。

他們一進一退,一攻一守,環環相扣,首尾相連。有如大海的狂浪,一波連著一波,又像春日的驟雨,一陣緊似一陣。

林海不驚反喜,運起閃電鷹擊步法,穿梭在兩人之間。

他隨意揮劍,隨劍變招;隨心所欲,物我兩忘;人即是劍,劍即是人。動則有招似無招,靜則無招勝有招,充分銓釋出昆吾劍“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柔弱勝剛”“返璞歸真”的真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高擎天懵了,齊志國愣了,景逸塵呆了,霍寓文傻了。

昆吾門有史以來,破天荒出現了一個普通弟子,對戰兩位長老的奇蹟。

儘管端木瑞、朱洪兩人壓低了自身的修為,但仍然是以一個結丹境的初期,對戰兩個結丹境的後期。

林海應付自如,淡定從容。

五百招過後,高擎天開口叫停了雙方。三人似乎還意猶未盡,假如真要分出勝負,勢必會有人負傷。

如今林海在高擎天的心裡,寶貝得不得了,哪能容許他半點受傷。

“將遇良才,精彩絕倫。僅就劍法招式而言,林海勝過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高擎天感慨地說。

此言一出,震驚了眾人。然而,大家親眼目睹,自忖無法在招式上贏過林海,不得不從心底佩服。

“我贊同掌門人的評語。林海的劍法修煉如此之快,領悟如此之深,必有他的獨到之處,可否說出來大家分享。”大長老說。

齊志國的意思,是想讓林海說出參悟昆吾劍的心得。

當然,一個人參悟心法武技的心得,是不能外傳的。但林海面對的是宗門的核心人物,是關心培養他的引路人,他懂得感恩。

“說說吧,讓我們參考參考,也許從中受到啟發。”高掌門鼓勵他說。其他人同樣露出祈盼的眼神。

“弟子謹遵掌門人和大長老的令諭,談談對修煉昆吾劍法的一些感悟。但弟子年輕學淺,粗通皮毛,還望掌門和諸位長老指教。”林海說著行了一個羅圈揖,便接著說道:

“前段時間,水師兄與我比劍。二長老在最後說出昆吾劍法的真諦、玄奧、神韻、精髓八個字。我在密室修煉一門功法時,尚餘三分之一的時間,便按照二長老說的八個字參悟昆吾劍法。”

林海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便又接著說:“昆吾劍是道家創立的一門絕學,參悟昆吾劍法必須要遵循道家的思想、理論、觀點和主張。不能偏離道家的學說,捨本逐末。”

林海的思路,讓大家心境豁然開朗:這小子能透過溯本求源,以道家理論指導修煉昆吾劍法,當真是天縱其才。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順其自然’,要求諸事不要過於刻意。比如我們練劍,如果一味地注重招式、速度和力量,就違背了‘道法自然’的真諦。”林海邊說邊觀察在場之人。

林海一語道破昆吾劍法真諦,眾人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道家倡導‘正言若反’,主張從事物的反面,看待事物的本質。它認為‘有’生於‘無’,‘無為’就是‘有為’。我們如果照此修煉昆吾劍法,防守就是進攻,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就是昆吾劍法的玄奧所在。”

“道家推崇‘為而不爭’‘柔弱勝剛’,主張人收斂性情,謹慎對待周圍的世界。如果帶著這種觀念去修煉劍法,劍術上表現出來的每一個招式,是內斂而不是凌厲,是含蓄而不是張揚,是委婉而不是生猛。這就賦予了昆吾劍法的神韻。”

林海正想一口氣說完,不料被景長老的話所打斷:“林海,你講得太精彩了。請稍微慢一點,讓我們有消化的餘地。”

的確,林海對昆吾劍法的理解,超乎了在場所有人的想象。他講道論劍,精闢獨到,一語中的。讓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大佬們,感到耳目一新,茅塞頓開。

略作停頓,林海又接著說:“道家主張‘返樸歸真’,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諧,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這些理論如果運用到我們練劍之中,便是人與劍的融合。”

“心中有劍,劍隨心生;手中有劍,心中無劍。前兩句話可以理解為:只要心中有劍,手中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作劍使;後兩句話可以理解為:手中握著劍,心裡面卻忘記了劍的招式,這樣便沒有了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