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教皇端坐在飛機的頭等艙內,雙眼透過那小小的圓形舷窗,凝視著窗外連綿不絕、如波濤般翻湧的雲層。那潔白的雲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本應是如夢如幻的美景,可此刻落在教皇眼中,卻絲毫無法驅散他心頭那如鉛般沉重的陰霾,他的眼神中滿是憂慮與凝重,心中的思緒如亂麻般糾結。
在西洲,教皇的地位尊崇無比,猶如那高懸於天際的烈日,光芒萬丈,無人敢直視其威嚴。西洲的民眾大多篤信宗教,教會的影響力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在這裡,誰敢不給教會面子?教皇的一句話,便能讓整個西洲的信徒們頂禮膜拜,奉為圭臬。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鄉村,教會的教堂總是最為宏偉壯觀的建築,信徒們虔誠的祈禱聲此起彼伏,彷彿在訴說著對教皇和教會的無盡敬仰與忠誠。
然而,此番要前往的古龍國,卻與西洲截然不同。那是一個神秘而古老的東方國度,是東方修仙體系的發源地,本土教派林立,每一個都底蘊深厚,實力超凡。在古龍國,東方修士們追求的是與天地合一,透過修煉自身的靈力,掌握各種神奇的法術,突破生命的極限。他們對西方的宗教信仰,大多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誰會在意教會的面子呢?
教皇心中清楚,古龍國的本土教派一個比一個厲害。就拿與教會同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來說,到了古龍國,也不得不收斂鋒芒,小心翼翼地行事,要看古龍國國主的臉色。在古龍國的歷史長河中,佛教雖然也曾輝煌一時,但始終無法擺脫世俗政權的影響。國主的意志,在這片土地上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任何宗教都必須在其劃定的框架內生存與發展。
教皇之所以下定決心踏上這片陌生而又充滿挑戰的土地,實則是出於兩方面的考量。
其一,教皇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修煉之路似乎遇到了難以逾越的瓶頸。他在修煉的道路上已經跋涉了無數個春秋,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修士,一步步成長為如今西洲教會的最高領袖,半神(渡劫)強者,這其中的艱辛與磨難,只有他自己最為清楚。然而,最近這段時間,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閉關苦修,體內的靈力就如同被禁錮了一般,再難有一絲一毫的增長。他深知,如果再沒有什麼突破性的行動,自己很可能這輩子都將止步於此,再也無法邁向那傳說中的神之境界。
教皇心中想起古龍國有一句古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走出西洲,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而古龍國作為東方修仙體系的起源之地,匯聚了無數的修仙天才和絕世強者。若是能與其中的天驕們論道一番,或許能從他們獨特的修煉理念和方法中獲得靈感,找到突破瓶頸的契機,早日成神。在教皇的心中,成神不僅僅是一種實力的象徵,更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終極追求。一旦成神,便能擺脫世俗的束縛,掌控無盡的力量,成為這片天地間真正的主宰。
其二,教皇隱隱感覺到,自己的教會內部似乎出了一個天大的麻煩。這個麻煩猶如一顆隱藏在黑暗中的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將整個教會炸得粉碎。
事情還要從幾年前說起。那是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天空突然被一片詭異的黑暗所籠罩,各國上空竟然出現了恐怖的惡魔。這些惡魔身形巨大,周身散發著濃烈的邪惡氣息,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百姓們陷入了無盡的恐懼之中。幸運的是,五位長老國的國運之力被瞬間激發,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惡魔們牢牢地阻擋在外。在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天地變色,日月無光,最終,惡魔們在國運的強大壓制下,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去。
本以為這場危機就此平息,可誰也沒想到,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不久之後,教會中的一位修士外出歷練時,在一個神秘的遺蹟中偶然得到了一尊天使神像。這尊神像乍一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像而已。然而,當下面的人將它帶回教會,仔細研究之後,卻發現了它的不凡之處。這神像不僅堅硬無比,彷彿是由世間最頂級的材料打造而成,就連水火都無法對它造成絲毫的損傷。更令人驚訝的是,教會中那些實力強大的傳奇(化神)境騎士法師們,竟然都奈何不了它。
於是,這尊神像便被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教皇大人的面前。教皇收到這座詭異的小雕像時,心中也不禁湧起一絲好奇。他運轉體內的靈力,試圖感知這雕像的奧秘,卻震驚地發現,其內部竟然藏著一團濃郁的神性!要知道,在整個西洲教會,也只有像教皇這般站在實力巔峰的半神(渡劫)強者,體內才擁有一絲微弱的神性。而這小小的雕像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