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洋歷 1280 年,那是元朝吞併南宋的次年。
元朝於這一時期,一面在內部大力推行著各項改革舉措,試圖整飭朝政、穩固根基;一面又馬不停蹄地開啟四處擴張之旅,妄圖將其版圖拓展至更為廣袤的地域。
與此同時,在北方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村落裡,一位秀才家中,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男嬰呱呱墜地。
他的父親曾是南宋計程車人,心中滿懷著對舊朝的眷戀與忠誠。
因極度不滿元朝的統治,認定其以武力奪取天下,毫無仁德可言,根本不配主宰這萬里河山,於是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考取功名之路,帶著全家隱居於此,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爭。
男嬰誕生後,他的父親懷著對其未來的深切期許,為他取名為張德,盼望著他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始終秉持美好的德行,成為一個正直善良之人。
時光悠悠而逝,張德在歲月的長河中逐漸長大。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他開始與詩書為伴,識字明理,然而卻從未將考取功名視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是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汲取著先輩智慧的養分。
直至八歲那年的寒冬,張德在野外玩耍時,偶然於一處樹洞之中發現了一隻小狐狸。
那小狐狸氣息奄奄,身上還佈滿了不少傷痕,顯然遭受了巨大的痛苦,生命垂危。張德心生憐憫,毫不猶豫地將它小心翼翼地抱回了家中。
此後,張德的父親以《禮記》等儒家經典為教材,教誨張德應心懷“仁愛萬物”的廣闊胸懷,對世間萬物皆懷有慈悲與善意。
於是,在父母的全力支援下,張德悉心照料這隻小狐狸,給予它溫暖與關愛,直至春天的腳步悄然來臨,萬物復甦,小狐狸的傷勢也已痊癒,張德這才戀戀不捨地將它放歸山林,讓它迴歸屬於自己的自然天地。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此刻悄然轉向,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如陰霾般迅速籠罩了張德一家。
在張德十二歲那年,他的父親因某些緣由得罪了城中的縣老爺。那縣老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竟派人將張德的父母殘忍地活活打死。
禍不單行,緊接著,一隊官差如惡狼般闖入張德家中,誣陷張德殺父弒母,不容他有絲毫辯解的機會,便將他強行押入大牢之中。
在那陰暗潮溼的牢房裡,張德受盡了各種折磨與屈辱。三天之後,那縣老爺更是草菅人命,連最基本的審問程式都直接省略,便蠻橫地將張德定罪,決定擇日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很快,斬首之日來臨。張德在牢獄中飽受折磨,身心俱疲,心中暗自思忖,或許今日便是自己解脫這黑暗世道的時刻。
就在這時,變故陡生。
原本陽光明媚的中午時分,天空竟驟然暗了下來,彷彿被一塊巨大的黑幕所遮蔽。
緊接著,一陣妖風呼嘯而起,捲起漫天的塵土,直吹得眾人睜不開雙眼,現場一片混亂。
張德在狂風中,隱隱約約聽到一道略顯稚嫩卻充滿堅定的女聲道:“小恩公,我來救您了!”
隨後,他便眼前一黑,昏了過去,失去了意識。
當張德悠悠醒來時,發現自己置身於一處山洞之中。
洞中,一位小女孩正神情專注地為他擦拭著身上的傷口。那小女孩見張德甦醒,便緩緩將一切的來龍去脈告知於他。
原來,這小女孩名叫蘇霽,本是山間的一隻野狐。在偶然的機緣巧合之下,通了靈智,後又幸運地被妖界狐族所接納,從而踏上了修行之路。
四年前,她為了突破化形之劫,卻不幸渡劫失敗,身受重傷,奄奄一息。所幸被張德撿回了家中,悉心照料,才得以保住性命。
不久前,她再次嘗試渡劫,終於成功化為人形。本欲即刻前往張德家中報恩,卻驚聞張德的父母已慘遭殺害,張德自己也即將被斬首。
危急時刻,蘇霽毫不猶豫地施展妖法,趕赴法場,在那千鈞一髮之際,掀起妖風,成功救走了張德。
得知一切真相的張德,心中悲憤交加,對這世道的黑暗深感痛恨。
他心想,連山間的野獸都懂得感恩圖報,而自己的父母一生行善積德,卻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被人無情地活活打死。
蘇霽見狀,心中滿是憐惜,只能輕聲細語地安慰張德。
她雖有妖法在身,可那縣老爺乃是大元的朝廷命官,受到大元國運的庇佑,她也難以輕易將其懲處,只能無奈嘆息。
在蘇霽的耐心安慰下,張德漸漸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