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叫‘福團’,四文錢一枚,客官可要帶上幾枚?”
秦善若還沒開口,阿二就揪著她的袖子扯了扯,示意她自己想吃這點心。
她安撫著拍了拍對方的手,然後對點心鋪的東家說:“東家手藝好,做的點心自然好吃。不過我們此番過來,是想和東家談筆買賣,我們在安民巷有家戲樓,想長期從東家這兒採購點心,不知怎麼開價?”
那東家給他們搬了三把椅子坐在櫃檯外側,翻出一本冊子給秦善若看,“店裡點心賣價不同,大量採購的開價也不同,客官看這冊子吧。”
秦善若看過一遍後合上冊子,點心鋪子經營時間久了,應對大量採購也有了自己的法子,不同價位的點心又根據採購量不同設定了價格,和原先訂的那家相似,若是每日訂購不超過五百枚,兩文一枚的五文三枚,三文一枚的八文錢三枚,以此類推。
若是每日超過五百枚,則一枚點心便宜半文錢,每一百枚另送二十枚。
戲樓就算每一齣戲都是滿座,一日也消耗不了五百枚點心。
秦善若斟酌著說:“我們戲樓可以助東家的鋪子揚名,若是有效果,可否給我們超過五百枚的開價?”
“你們一月用量是多少?”
“戲樓太小,即便每場都滿座,一日至多消耗三百枚。”
至多消耗三百枚,也可能用不了三百枚。
東家搖頭,有些惋惜地說:“客官莫要覺得小店是故作難色自抬身價,實在是這價錢賣不得。京中百姓都知道團祥點心鋪便宜,就拿綠豆糕來說,別的鋪子賣三文四文,可我家鋪子從始至終都是兩文,這麼些年糧價漲漲跌跌,油糖也比當年貴,這個價本就沒有盈利。這些老樣式的點心是團祥立身之本,我們吃著虧也只賣兩文,因為先祖說過,團祥不會漲價。”
“我們的新點心賣得就是市價,便有人說我們漲價忘本,可若不用新點心賺銀子,我們就賣不起兩文錢的點心。”
東家說著從櫃檯下翻出厚厚一沓契書,用冊子遮住下方的內容只留下上方的資訊,這些契書有新有舊。
“客官且看,這是京城最大的酒樓白鶴酒樓與小店籤的契書,從宣明三年起他們訂的就是我家的點心,至今已十年整,老樣式的價格從未變過。”
秦善若應了一聲,退了一步說道:“這樣吧,東家等上五日,看看我口中的‘傳揚’有沒有效果,屆時我再來找東家談。”
那東家朝著她拱手,誠懇殷切地說:“靜候佳音。”
臨走時秦善若買了十枚福團,花了四十文。
阿二卻盯著架子上的肉餡酥餅不動腳,拽著秦善若的衣袖不放。
阿大也看見了,驚呼一聲說:“善若,點心,是點心。”他一著急就說不明白話,連說帶比劃的模樣看起來有些嚇人。
但秦善若看明白了,這是當年東家送他們吃的點心,難得阿二還記得。
她踮著腳在阿二腦袋上輕輕打了一巴掌,故意板著臉說:“拿你的銅板買。”
阿二愣愣點頭:“買、買。”
“東家,勞煩給我包上十枚。”
“好嘞。客官買得多,我贈你兩枚,你們三人好分。”
“多謝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