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塵察覺到合作方可能存在技術竊取風險後,公司內部氣氛愈發緊張。為應對這一複雜局面,葉塵緊急招募了兩位關鍵人物:法務專家林曉和商業情報分析師陳宇。
林曉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經驗豐富,曾處理過多起重大商業侵權案件。她性格堅毅,思維敏銳,一加入公司便迅速投入工作,對現有的技術合作協議進行全面審查。“葉總,目前的協議雖有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條款,但還存在一些漏洞。對方若有心鑽空子,我們很難舉證。”林曉神情嚴肅地向葉塵彙報。
陳宇則擅長從繁雜的資訊中挖掘潛線上索,他有著出色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開始對合作方的過往合作案例和業務動態展開深入調查。“葉總,我發現這家公司在以往合作中,有過與合作物件產生技術糾紛的先例,這不得不讓我們提高警惕。”陳宇向葉塵說道。
與此同時,葉塵與合作方的溝通陷入了微妙境地。表面上,合作專案按部就班地推進,但雙方都心知肚明,暗中較著勁。合作方的技術負責人馬克,是個精明且老道的人物,他每次與葉塵團隊交流時,總是旁敲側擊地詢問核心技術細節。
“葉先生,你們的新型能源儲存材料在穩定性方面確實出色,能否分享一下在材料晶體結構最佳化上的具體思路?這對我們共同推進儲能系統研發很有幫助。”馬克看似不經意地問道。
葉塵微笑著回應:“馬克先生,技術細節涉及公司核心機密,目前還不便透露。不過我們可以在現有合作框架下,探討如何更好地將材料應用於儲能系統。”
面對馬克的試探,葉塵一方面安排技術團隊巧妙應對,避免核心技術洩露;另一方面,指示林曉和陳宇加快工作進度,尋找應對之策。
林曉經過反覆研究,提出了一份加強版的技術保密協議修訂方案。“葉總,我們可以在協議中明確界定核心技術範圍,加大違約賠償力度,同時引入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監督和仲裁。這樣一來,對方若想竊取技術,就需承擔巨大風險。”
陳宇則透過深入調查,發現合作方在另一項業務上正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急需新技術突破困境。“葉總,我覺得他們急於獲取我們的技術,很可能是為了在這項業務上取得優勢。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化被動為主動。”
葉塵綜合兩人的建議,制定了一套破局策略。他主動約見馬克,在談判桌上,葉塵先表明了合作的誠意,隨後話鋒一轉:“馬克先生,我們都清楚合作對雙方的重要性。但近期我們發現一些不太友好的訊號,這讓我們對合作的未來產生擔憂。”
馬克試圖掩飾,笑道:“葉先生,您這是多慮了,我們一直很重視這次合作。”
葉塵拿出陳宇整理的資料,擺在桌上:“馬克先生,貴公司在某項業務上的困境,我們也有所瞭解。我們願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援,但前提是雙方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協議,確保合作的公平與誠信。”
馬克看到資料,臉色微變。經過一番權衡,他最終同意了葉塵提出的加強版保密協議。
然而,葉塵知道,這只是暫時化解了技術洩露危機。競爭對手並未停止對他的打壓。行業內,一些謠言開始流傳,聲稱葉塵公司的產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是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合作機會。
葉塵決定不再被動應對。他邀請行業內知名媒體,舉辦了一場產品技術釋出會。釋出會上,葉塵親自講解公司產品的技術原理、安全效能以及嚴格的質量檢測流程。同時,他還邀請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現場展示檢測報告,有力地回擊了謠言。
“我們公司一直秉承誠信和創新的理念,致力於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對於那些惡意詆譭,我們絕不姑息。”葉塵在釋出會上堅定地說道。
釋出會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僅澄清了謠言,還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但葉塵深知,商業競爭永無止境,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複雜局面等待著他。在新加入的林曉和陳宇的協助下,他又將如何應對接踵而至的難題,繼續拓展公司的商業版圖?一切充滿了未知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