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塵的鼓勵下,各部門負責人帶著堅定的信念,再次投入到解決難題的工作中。
新能源醫療部門,蘇瑤深知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對於提升產品競爭力至關重要。她決定改變談判策略,不再侷限於單純的權益和智慧財產權分配討論,而是邀請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和核心技術人員到公司實地參觀。在參觀過程中,蘇瑤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研發實力、生產規模以及市場前景。她指著先進的生產裝置和嚴謹的質量檢測流程,自信地說:“你們看,我們有完善的產業體系,一旦合作成功,能快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推向市場,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優勢。”
參觀結束後,雙方再次坐到談判桌前。蘇瑤提出了一個更為靈活的合作方案,在權益分配上,根據雙方在不同階段的投入和貢獻進行動態調整;在智慧財產權歸屬方面,採取共同擁有、按比例分享的方式。這個方案既考慮到了科研機構對技術成果的重視,又兼顧了企業在生產和市場推廣中的付出。科研機構代表經過深思熟慮,最終認可了這個方案,雙方順利簽訂合作協議。訊息傳來,新能源醫療部門的團隊成員們歡呼雀躍,大家彷彿看到了產品在技術上實現飛躍的美好前景。
與此同時,新能源教育部門的張力針對使用者反饋的課程問題,迅速組織團隊進行最佳化。他召集教育專家、課程設計師和技術人員,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我們可以增加一些動畫演示,把複雜的新能源原理用更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一位課程設計師提議道。“對,還可以設定更多互動環節,比如線上問答、小遊戲之類的,讓學生們更有參與感。”教育專家補充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課程最佳化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經過幾天的加班加點,新的課程版本上線。為了檢驗效果,張力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的使用者測試。一群學生在體驗完新課程後,興奮地說:“這個課程變得好有趣,我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複雜的知識。”看到學生們的積極反饋,張力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他知道,這次最佳化成功地提升了產品的吸引力。
新能源農業部門的李強也沒有放棄與供應商的談判。他深入瞭解了那幾家堅持提價的供應商的實際情況,發現其中一家是因為近期裝置更新導致成本上升。李強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合作共贏的方案:企業可以為供應商提供部分裝置更新的資金支援,但作為回報,供應商要在未來三年內維持原材料價格穩定,並保證優先供應。這個方案對於供應商來說,既能解決當前裝置更新的資金難題,又能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對於企業來說,則有效控制了原材料成本。供應商經過權衡,欣然接受了這個方案。
隨著這些難題的逐步解決,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新能源醫療部門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正式啟動,研發工作進入快車道;新能源教育產品經過最佳化後,使用者滿意度大幅提升,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新能源農業部門在穩定原材料供應和成本的基礎上,計劃推出一系列新的促銷活動,進一步拓展市場。
然而,葉塵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他深知,市場環境變幻莫測,新的機遇往往伴隨著新的挑戰。在這峰迴路轉的時刻,他又將如何帶領團隊把握新的契機,在商業浪潮中繼續穩健前行呢?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也隱藏著未知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