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沒臉見人了(2 / 3)

應了保證不說出去,但是老爺子這種性格,一定會在“最適當”的時期把這個笑話說給他的家人聽的。

魚,文建凡百吃不厭,前提是魚做得乾淨,致美樓的魚就很好的滿足了他的味蕾。

美食當前,一條十來斤的魚被這倆爺孫造了個乾乾淨淨,文建凡還吃了個悶驢燒餅,把服務員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晚上,兩人一起趟了趟鬼市。四九城鬼市很多,清朝時期就有三大鬼市了,一個在德勝門北河沿離果子市不遠的地方,還有崇文門外的東曉市和宣武門外的西曉市。

到了建國後,什麼都要票證的時代,鬼市越發興盛起來,被打擊的多了,就只剩下幾個比較大的鬼市了,大柳樹和潘家園都是鬼市興起之後演變出來的市場。

入夜之後,攤主出來擺攤,主要出售的物品包括舊書、舊畫、舊傢俱、舊物件、舊衣服、古玩、首飾、鐘錶、掛貨、甚至還有專門倒鬥出來的東西。

趟鬼市三不問的規矩是必須遵守的,對於舊衣服、鞋子、肉類和大米之類的物品,文建凡沒半點興趣,專門看那些木質傢俱和瓷器、古畫一類的老物件兒。

前些年比較混亂的時候,沿著河走一圈,都能撿到不少別人丟棄的古董字畫。文建凡沒趕上那個時代,只能用錢購買。

這個時候的物價很便宜,即使是明清時期的物件,幾塊錢,十幾塊錢就能帶走,瓷器文建凡認不太準年代,也就是這年月官窯的和民窯的還是能分得清楚。

文建凡走不動道了,先是在書攤上翻找自己想要的古書,萬一碰上宋版的書籍,那就值得收藏了,先不說一頁宋版一兩金,宋代古書之所以珍貴,首先在於其稀有性。

由於年代久遠,宋代以前的古寫本幾乎絕跡,而宋代雕版印刷術才小範圍被應用,許多唐末以前的著作在宋代才被第一次印刷,因此宋代古書是最接近原本的書籍。

雕版印刷的書籍要是能碰到,那就如同大海撈金差不多,文建凡找了幾家攤子,也只找到明朝或是清朝的幾本舊書,用做舊手法做出來的書和真正的舊書還是有區別的,文建凡也不是全外行,在星城的朝奉先生那裡,他還是學了些東西。

一番砍價還價,下來,花了二十多買了三本書。

然後他又開始看畫,古畫做假的多,文建凡的畫畫水平不算高,有些老畫他實在是欣賞不來,感覺還沒他的水平高,找了幾幅傅抱石和李可染的作品,他們的畫都不貴,幾塊錢一幅,文建凡打包收了七幅。

傢俱其實文建凡也喜歡,尤其是又大又沉的明清老傢俱,要是房間裡全部用黃花梨的或者是用小葉紫檀的傢俱,文建凡都不敢想後世會是個什麼價。

傢俱的事情急不得,那就看看瓷器吧,打眼也就打眼了唄,玩古玩的誰敢說一輩子沒打過眼的,大不了自己多找幾個幫手幫自己收這些玩意兒就是了。

能入文建凡法眼的瓷器不多,官哥汝鈞定就不要在這裡想了,能撿到幾個明清時期的官窯就很不錯了,

花了一百多,帶回來三本舊書,七幅民國時期的畫和兩隻碗、一個瓶子以及一個疑似五大名窯的瓷器,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豔彩塗繪,使用凹凸直稜和絃紋為飾。其胎色鐵黑、釉色粉青,紫口鐵足,四四方方的,像個花盆。

打不打眼的就不知道了,反正自己喜歡就行。

回到城裡已經破曉,倆爺孫吃了早飯就分道揚鑣,東西文建凡就留了那幾本書,其餘的都交給幹爺爺保管,他自己還要回棋院銷假。

陳院長自然是高興的,這小祖宗的朋友來得實在是好啊,真的太及時了,不然只怕這小子還要自己去星城把他捉回來。

在他講棋的時候,沒人把他當小孩看,但平時搞體育鍛煉的時候,哪怕文建凡蹲了那麼久的馬步,力氣上,他還是比不了成年人,就連五十來歲的老同志他都比不了,這年月誰家的勞動力是吃乾飯的啊。

貨物其實已經到了津門港碼頭的倉庫,就等著香江那邊的電報,羅主編也已經啟程了,今天他會到羊城,然後拍電報讓津門裝貨,往文建凡這裡送。

最大的問題是房子,文建凡的房子還只是建好了地下第一層,第二層還在攪拌水泥砂漿,要想完工,至少要等到十一月,能用的機械太少了,什麼工作都是人工完成,怎麼快得起來。

文建凡一直很孤獨,棋院裡都是二十多歲以上的大人,他們要麼成了家,要麼正在談戀愛,誰也沒空搭理他,好在他有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