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際流行的橫板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讓國內的運動員們很不適應,接弧圈球的角度要麼壓死了,要麼飛出天際,很難正常回到球檯之上。
國內大部分選手都是直拍打法,在順手位接球倒是容易一點,但是到了反手,能不能接住對方的球就要看運氣了,打法上被外國的球員強勢壓制,怎麼辦?怎麼破局?成了當前的老大難。
文建凡的打法很新穎,就和橫拍沒什麼區別,只是這項技術需要苦練,它能解決直拍反手臺內起下旋球難題,增強直拍選手在反手位的攻擊力和防守範圍,使得直板選手在反手位也能擁有與橫板選手相抗衡的實力。
體育總局的領導親自來了一趟國家棋院,協商借調到乒乓球隊的事情。棋院的領導也要在體育總局的領導之下,哪裡還有不同意的道理,借調嘛,又不是調走了,再說十一月份對小本子的圍棋比賽,還需要文建凡這位小同志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嘛。
到乒乓球隊報到的文建凡沒什麼不適應的,李教練曾經是乒乓球隊的冠軍,自然是心裡清楚不改變打法,直拍選手只有死路一條。
在他的命令下,全隊所有直拍運動員都開始學習這項直拍橫打技術,文建凡前世也在學校球隊當過主力,自然也不算外行,他的適應能力比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還要快,再加上蹲了半年的馬步,腿上也有力氣,現在要加強的是胳膊的力量。
現在的訓練量文建凡有些吃不消,跑步要變著花樣跑,跳也是如此,不僅有跳繩專案,還要扛著三十斤的單槓雙腿交叉著蹦跳,每天完成多少組練習,然後是才是打球。
文建凡是和女隊的姐姐們一起訓練的,她們的訓練強度比文建凡的強度還大一些,每次文建凡支援不住的時候,都是這些姐姐們支援他,鼓勵他,讓他咬著牙挺過去,挺過去就好了。
其實挺過了這一關,還有下一關,沒有誰批評他,楊大姐、張大姐、朱大姐、葛大姐、魏大姐她們給文建凡的都是鼓勵。
前面幾天的訓練是最難熬的,訓練完畢,文建凡就沒想過別的,躺下,躺下就好了。這是腦袋裡唯一能想到的事情。
張大姐把他從地板上拉起來,“怎麼樣,我們比你們圍棋隊要辛苦一百倍、一千倍吧?”
“張大姐,我不想動彈了,一點都不想動了,我現在就希望你們加快學習速度,我好回棋院去,我以前還嫌棄棋院,現在開始,我再也不說棋院的壞話了,棋院真好啊。”文建凡有氣無力的吐槽著。
“走洗個澡,按摩一下,把肌肉放鬆放鬆,適應幾天就好了。”李大哥還是很關心這個小老弟的,他走過來老者文建凡的肩膀說道。
文建凡的體力雖然不行,但他總會有別的招法讓和他對練的高手難受,尤其是前面兩板子很厲害,一不留神就被他贏了,到了僵持階段這小子故意去遠臺接球,用不規範的、莫名其妙的旋轉來跟你打游擊,讓你判斷不準,找不到點,自己失誤。
這一切李教練都看在眼裡,他敢斷言,就文建凡這沒打過比賽的水平都能和對手僵持很久,要是訓練半年,國家隊肯定會多個主力。
可惜啊,聽說他還是全國的圍棋個人賽冠軍,這麼好的苗子居然是圍棋隊的,還搶不過來,那就讓他多練練,現在當個陪練也是好的。
文建凡連著三天晚上都是到了房間,倒頭就睡。他想叫苦,想叫累,可是沒人聽啊,國家榮譽高於一切的道理他是深刻感受到了。
所有的運動員都有陪練,練的就是創新的打法,目的就是讓運動員不管碰上那個型別的選手都能從容不迫。
五天之後,文建凡身上的肌肉痠痛得厲害,他不是文盲,知道這是肌肉分泌大量乳酸,只要堅持下去就好了。
確實,當身體適應了這種疲勞之後,已經是文建凡到達球隊報到的半個月了。
再堅持半個月,文建凡基本上就可以解放了,現在大家還在總結他打球的套路,前面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之後是為人創造的“游擊戰術”,在你稍微放鬆的時候,他就像頭餓狼一樣撲上來,狠狠地咬你一口。
這套戰術,很經典,也很陰險,尤其是直拍橫打技術,都需要傳到小學學校裡去,讓下一代現在就開始訓練。
又過了半個月,文建凡驚奇的發現自己的褲子變短了,以前能遮到鞋幫子的褲子,現在只能遮到腳上的踝關節了。他還想和乒乓球隊的大師兄大師姐們訓練的,可是借調的時間到期了。
“喲,一個月不見,長高了啊?!”陳院長有些驚訝的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