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必有立場考量。就如張閣老,做到內閣大學士的無不是人精,大多紛紛中立著。怎可能為此事站隊
“我再怎麼說也是個皇女,品階足夠高了;而昭王再不信任我,也沒有限制自己妻子活動的道理。”蕭九矜笑道。
她站起身拍拍衣裙上塵土回頭看了一眼,皇后坐著的地方顯然能聽見她二人的談話,可皇后依舊毫無動作。
心底閃過靈光,蕭九矜有些反應過來了。
皇帝可是在後宮議事,何時何地約了何人議事,皇后怎麼可能毫不知曉。
然而她面上只是不動聲色,理了理衣裙繞過青牆。
“兒臣與三嫂嫂今日入宮為皇后娘娘整理書冊,不料偶然聽見父皇議事,還望父皇恕罪。”
“……兒臣斗膽自請,願為父皇分憂。”
她微微福身,規矩的向皇帝見禮。
“你一女兒家琢磨這些做什麼這運送輜重可不是兒戲。你從未有過經驗,況北境路遠你自幼體弱又從未出過京城,萬一出了什麼岔子,前線將士又當如何?”
皇帝睨了她一眼,倒是無甚氣惱神色,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凡事皆有第一次不是麼?況兒臣身子再弱也正值少年,又不是要騎馬打仗,只是乘馬車前往而已,不會有何不妥。”
蕭九矜沉聲道。
“陛下,臣妾以為小九確是個好人選。”
皇后與許芸也走了過來,皇后依舊是淡淡的模樣,眉眼間卻溫和了幾分。
“而且若臣妾沒記錯,小九近幾年騎射在宮內大比中均是公主首位吧,去北境要是真碰上什麼危急時刻,也不算全無自保之力。”
“哦?朕竟從未聽過此事,竟沒想過小九還有如此活潑的一面。”
皇帝笑著望向蕭九矜,卻亦沒有正面應下。
蕭九矜不信其考慮不清其中利弊,也知說什麼為邊疆將士考量不過是虛言——若真恭敬在心,這運送輜重的隊伍就不該為一監軍人選拖到如今都未出發。
歸根結底,猶豫不過是在“女子”二字罷了。
“朝中眾臣皆言,三皇子夫妻感情甚篤。往日祺兒出征阿芸都伴於左右,對軍中事務都十分熟悉。若陛下不放心小九一個人前往北境,不如讓阿芸隨行。”
皇后說著便垂下了眼眸,眸中神色不明。
而皇帝則是愣了一會,忽的反應過來,捧腹大笑:“不愧是皇后啊,向來最識朕心。”
蕭九矜怔了下,聽皇帝瞭然的語氣,方察覺皇后語中未訴之意。
——若謝紹在北境有謀反的徵兆,許芸這個三皇子妃在謝紹手上,便能成為三皇子“衝冠一怒為紅顏”衝動清兵討伐的藉口。
沒想到帝后考慮的竟如此深遠,蕭九矜不禁歎服。
皇帝站起身來,目光一一看過在場眾人:“這事便這麼定了,朕回殿便下詔,今日你們便都先回去吧。”
“張愛卿,你還有何高見?”
“老臣不敢。臣以為,樂安殿下確是赴邊的最好人選。”
張閣老在旁坐了好一會忽然被叫到,趕忙起身回道。
“罷了,你也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