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云——貧人夏披葛帶索,冬則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灶口!
描繪的正是棉花推廣之前普通人的生活有多艱辛,連件像樣的衣物都沒有,更別說如今的亂世大乾。
衣物可謂是硬通貨,對於底層人民而言,甚至可以穿三代!
“嘿嘿,關鍵還是得靠我,你打算要我怎麼幹?”
王德發咧嘴問道,從不覺得撿死人衣物有什麼不好。
“兵分三路,讓一部分人把蠻夷的衣物都穿在外頭,祥裝追殺我們逃兵的樣子,一路祥裝斷後,一部分則是假裝主力向東撤去,找個地方進行埋伏,待敵軍出橋追擊,我們可進行合圍!”
江鋒回答。
見眾人依舊有所疑惑,道:“一路蠻夷只需3百人,把你們剩下的馬兒都其中在這支‘蠻夷’之兵中,以製造蠻夷只需五百人就把我們打得落荒而逃的假象。”
“斷後之兵600人,剩下的兵向東轉移。如此以來,守橋之兵若是想單獨立功,勢必會派出至少五百、甚至一千人去追擊我們向東的部隊。”
江鋒回答。
張平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此計雖妙,但太過冒險,萬一被敵軍識破,死守不出,放狼煙以警示周邊蠻夷之軍,我們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他們會出兵的。”
江鋒頗有自信說道。
根據從蘇長梅和阿爾庫那得到的情報,江鋒知道蠻夷每一個將領這些日子一直打勝仗,見到落單的大乾軍隊如同見到狼崽,怎麼可能忍得住。
一旦守橋的將士得知早就被打得逃進深山老林的平南軍殘部出現,說什麼也要出來追擊一番,搶份功勞。
“好,就這麼辦!”
張平看著江鋒堅定的眼神,最終點頭同意。
於是,平南軍開始行動。
江鋒率領著先鋒部隊,大張旗鼓地向東進發,一路上,士兵們故意找樹枝等抹掉大軍走過的痕跡,讓眺望塔上計程車兵以為江鋒準備來個金蟬脫殼。
“報,發現一支大乾殘軍路過我們這裡,卻是向東轉移!”
“來人多少?可有我方追兵?”
“大約三千人,被我方三百騎兵小隊打得丟盔棄甲,留六百人依仗小道斷後,餘下之人試圖向東轉移,還刻意抹掉了路上的痕跡。”
“情報確卻麼?”
“應該無誤,我方追軍掛的是鐵刀旗,應該是鐵刀大人的兵馬!”
“鐵刀的騎兵?這個功勞可不能讓他獨佔了!這些日子他絞殺了不少平南軍,唯獨沒找到敵軍主將,要是讓我逮住,那可是大功一件!”
“立即集合所有兵力,留守五百守橋,其餘之人去追擊敵軍主力,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聽說平南軍中有一支麻魁軍勇猛無比,我們區區千人能打贏麼?”
“我早就得到情報,敵軍中沒有麻魁軍,此番他們被圍人困馬乏,哪還有什麼戰力,我們騎兵出擊,又是大白天無伏擊可言,定能殺他們片甲不留!”
“定是如此,否則他們為何不敢從我們這突圍!”
果然如江鋒所料,守橋的蠻夷將領得到平南軍的下落後一個個像啃了雞血一般,真怕去晚了江鋒再次隱入山林。
“停止前進,即刻開始佈置陷阱,要快!”
另一邊,江鋒率眾脫離敵軍眺望臺的監視範圍,立馬大手一揮,下達佈置陷阱的指令。
騎兵日行軍可達60公里,五公里的路程,策馬奔騰只需半個時辰不到時間設伏,必須爭分奪秒!
真是因為路程短,敵人一定不會想到江鋒還有時間設定陷阱!
平南軍們聽到命令後,沒有任何怨言,迅速行動起來,如同訓練有素的獵豹。
生死攸關的事,無人敢攜帶半分。
眾人設定的第一種陷阱自然是絆馬索陷阱——就是啊地上埋下繩子,待敵人騎兵一來,就拉起繩子把敵人騎兵弄翻!
為了渡河,江鋒其實還有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在某個河道設定繩索強行拉到對岸。
這個方案難以執行——太慢。
不過,江鋒在山林裡還是讓士兵們順手弄了些藤蔓當麻繩,畢竟有些山林路不好走,需要繩子互相扶持。
本以為用不上這些繩子了,沒想到現在卻是派上了大用場。
緊接著是尖刺陷阱。
士兵們手持鋒利的斧頭,迅速砍伐粗壯的樹木,將其削成尖銳的木樁,又用雜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