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1 / 2)

這位監軍雖然執拗,但是卻也是大業少有的忠誠,心裡裝著家國天下。

在聽到穆英說的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後,對穆英很是佩服。

再加上知道了穆英是剿匪的領頭人,秦青雲眼中更是閃過一抹希冀的光芒。

也許真的會像李成風所說,眼前的青年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絲希望呢。

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搏一搏也許會有一線生機。

“世子殿下,我沒有意見了,但是這位義士只能出謀劃策。”想明白其中關鍵的秦青雲說道。

對於這一點,穆英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他本沒打算參與軍權。

掌握軍權就得上戰場廝殺,那多危險啊,還是出主意好。

見秦青雲不再反對,李成風大喜。

“英哥,我望安關的大軍就拜託你了。”

看著對自己行禮的李成風,穆英卻沒有一點激動,只覺得壓力山大。

“風弟,你先跟我講講目前望安關的情況,還有北狄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李成風自然不會有隱瞞,當即開始了講述。

望安關原本有七萬守軍,後來又有十萬大軍增援。

共計兵力十七萬,其中有五萬是新兵,戰鬥力低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戰鬥,損失兵馬五萬,還有十二萬大軍。

其中有騎兵五萬,步兵七萬。

之所以還有五萬騎兵,是因為這屬於防守戰鬥,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騎兵一直沒有上場。

至於北狄那邊加上增援的部隊總公有二十五萬,其中騎兵十五萬。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攻城,損失了七萬大軍,還有軍隊十八萬。

從軍力對比上來看,對於李成風他們來說是不利的。

但也不是不能打,畢竟望安關是防守的一方,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但問題是穆英這邊不可能將十幾萬大軍都放上去守城。

能參與守城的人數不足五萬。

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機會上城牆,畢竟位置有限。

要是上去的多了,就會造成擁擠,根本無法有效的守城。

而且現在望安關的守城器械已經不多了,這才是最要命的。

聽完李成風的講述,穆英臉色也不怎麼好看。

很明顯,這望安關很難守得住。

“先帶我去城樓上看看吧。”穆英道。

不管能不能守得住,他都需要先了解下具體情況才行。

李成風自然沒有意見,帶著穆英就上了城樓。

守城計程車兵看到李成風上來,都紛紛打招呼。

在看到李成風身邊的穆英時,大多數人表現出來的都是好奇。

穆英抬眼望去,只有少部分士兵在守城,剩下大部分都靠著城牆坐著在休息。

很多人身上都帶著傷。

雖然能參與守城的只有不到五萬人,但是因為北狄幾乎不間斷的進攻,李成風只能讓士兵們分批守城。

要不是分批守城,估計這些人早就累死了。

穆英跟著李成風在城牆上走了一圈,臉色也變得嚴肅。

因為守城的器械真的不多了,滾木礌石,箭矢,機會都快要耗盡了。

“這種情況,朝廷不管嗎?沒有守城器械,就算有再多人,也守不住的”穆英好奇地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李成風就顯得很是憤怒。

原來根本就沒有守城器械送來,現在使用的都是望安關原本的庫存。

主要原因就是朝廷沒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朝中的一部分大臣。

這些人在北狄增兵之後就慫了,想要和談。

想要透過割地賠款的方式讓北狄退兵。

最開始的時候,皇帝還是很強硬的,但是隨著趙王遇刺,皇帝也動搖了。

倒不是不想打,主要是朝中根本就沒有能夠領兵出征的將軍。

就算有,這些人也不願意出戰。

主要還是因為看不到希望。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望安關要守不住了,這個時候誰也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趙王遇刺後,朝廷沒有將領來接手,反而讓李成風這個世子頂在前面的原因。

對於那些勳貴們來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打輸了就打輸了,大不了割地賠款,就算大業亡了,他們無非就是換一個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