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地的熱愛又讓他們閒不下來。這時候如果沒有保護措施就去幹活,很容易受傷。”
她走到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面前,蹲下身說:“劉爺爺,您總是想下田幹活,我們都知道您對土地的感情。可是您的身體可禁不起折騰了。有了這外骨骼,您就可以放心地下地,它就像您的另一雙有力的胳膊和腿,能幫您承擔很多壓力,減少對身體的損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村長老王在一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近曦啊,這東西確實不錯。可是這東西貴不貴啊?咱們村裡能用得起嗎?”
龍近曦站起身來,自信地回答:“王伯,這個您不用擔心。我們的工廠一旦建立起來,會優先考慮咱們村裡的情況。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每一個需要的村民都能用得上。而且,我們也會爭取一些政策上的支援,讓這個成本降下來。”
村民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些老人原本緊皺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他們看到了繼續從事自己熱愛勞動的希望。年輕人們則在討論著這外骨骼可能帶來的更多可能性,比如能不能用在其他更復雜的勞動場景裡。
這時村民李青松疑惑地對龍近曦說:“近曦啊,這個無動力外骨骼是建工廠,這就能讓我們掙錢啦?”
龍近曦:叔,您聽我慢慢說。這無動力外骨骼啊,現在在市場上可吃香了。我給您看些資料(拿出一些資料),國內外市場對這個需求一直在增長呢。就說國外的醫療康復領域,這無動力外骨骼已經是輔助患者康復訓練的必備裝置了,銷售量每年都在漲。咱國內也一樣,現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年護理市場還有像咱們幹農活、建築工地上這種體力勞動多的行業,都特別需要這個。專家預測啊,全球無動力外骨骼市場在未來五年裡,每年都會按照15的速度增長呢。”
村民李雨薇將信將疑的說:“就算有需求,可這東西誰會買啊?”
龍近曦說:“嬸子,您看啊,咱周邊城市就有好多潛在客戶。就說隔壁市的那些老年社群,有[x]個大型的呢,每個社群都住著上千個老人。這些老人好多都需要無動力外骨骼來讓自己生活更方便。還有康復中心,每年接待的病人越來越多,他們也需要這裝置來幫助病人康復啊。咱們村周邊的農業合作社也對這東西感興趣,畢竟咱農民下地幹活累,有了這個能輕鬆不少呢。”
村民張曉晨皺著眉頭說:“那這東西生產起來是不是成本很高啊?要是成本高,咱能賺到錢嗎?”
龍近曦:叔,這個您不用擔心。您看啊,咱村附近就有能生產製造外骨骼框架的金屬材料的廠家,我們直接從那兒採購原材料,這成本可比從外面買低多了。而且咱這個生產工藝不復雜,不需要那些特別貴的大型裝置,所以裝置投入成本也不高。我給您算筆賬(在地上比劃著),要是我們生產一個無動力外骨骼的成本是[x]元,我們批發給經銷商就能賣到[x + y]元,如果直接零售給終端使用者就能賣到[x + z]元(z>y)。要是咱們工廠每天能生產[x]個,按照批發價格算,每個月的利潤可不少呢。這些利潤一部分給大家發工資,一部分用來擴大工廠,還有一部分能給村裡搞搞公共建設。
村民李青松眼睛一亮說:“聽起來還不錯,那這個工廠能給咱村帶來多少工作啊?”
龍近曦說:“叔,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咱們這個工廠能給大家創造不少就業機會呢。像生產線上的工人,我們初步計劃要招[x]個,這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只要簡單培訓就能上崗,咱們村裡很多年輕人都能幹。還有質量檢測員,要[y]個,銷售人員[z]個呢。”
村民李雨薇好奇地說:“這外骨骼對我們種地能有啥幫助啊?能讓我們多掙錢?”
龍近曦說:“嬸子,這用處可大了。您想啊,咱平時種地,像搬運肥料這種重活,沒這外骨骼的時候,一天可能只能搬[x]袋肥料。要是穿上這外骨骼啊,可能一天就能搬[x + a]袋呢。肥料多了,種的菜就多,收成也就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而且咱工廠生產出來的外骨骼還能賣給其他地方的農民,這也是一筆收入啊。”
村民張曉晨思考著說:“嗯,聽著有點道理。那這就是短期的好處唄,長期來看呢?”
龍近曦說:“叔,這工廠要是建起來,長期來看好處更多。您看啊,等產品生產出來了,要運出去賣吧,這就能帶動咱村的物流運輸業發展。咱村裡那些小卡車就有活幹了,司機大哥們就能賺錢了。而且產品需要包裝,咱們可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