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介紹外骨骼(1 / 3)

小說:虛幻夢之界珠 作者:馬伯愚

他看到了混煉裝置區那巨大的雙螺桿擠出機,兩根螺桿有條不紊地旋轉著,熱塑性樹脂和碳纖維按照精確的比例被送進機筒。他仔細觀察著螺桿的轉速、各個區域的溫度設定以及喂料速度等引數,在他的神識感知下,這些資料清晰無比,就像在他腦海裡直接呈現的影象。例如,看到正在混煉聚醚醚酮 - 碳纖維體系時,雙螺桿擠出機的一區溫度穩定在300°c,二區溫度為320°c,三區溫度為330°c,螺桿轉速是300轉/分鐘,喂料速度也恰到好處,確保碳纖維均勻地分散在聚醚醚酮樹脂中,形成完美的熱塑性親膚碳纖維預混料。

他的神識又飄向成型裝置區。在那裡,小型製品的生產線上,注塑機正在高效運作。他看到注塑機將混煉好的預混料加熱熔化後,在高壓下注入模具型腔。他注意到每一個影響製品質量的關鍵引數,像生產小型醫療器具時,注射壓力精準地設定為100pa,保壓壓力為50pa,注射速度達到503/s,模具溫度則維持在60°c,以保證經過冷卻定型後得到理想的製品。而對於較大尺寸或形狀複雜的製品,熱壓成型機在進行著自己的工作。他看到預成型件在熱壓成型機的模具裡,在特定的壓力和熱量下逐漸成型,如生產假肢外殼時,熱壓溫度為250°c,壓力是5pa,成型時間為5分鐘,成型後脫模得到的製品形狀完美。

同時,他也沒有忽略纖維處理裝置區的纖維上漿裝置。碳纖維在這裡浸漬上漿劑,然後透過烘乾裝置去除多餘溶劑,使漿劑均勻附著在碳纖維表面。他深知上漿劑的濃度、浸漬時間以及烘乾溫度等工藝引數對最終產品效能的重要性,例如漿劑濃度在1 - 10之間,浸漬時間為1 - 5分鐘,烘乾溫度在80 - 150°c之間。

觀察完整個生產過程後,龍近曦默默地將所有的設計結構和資料資訊牢記於心。他再次施展空間之力,透過空間門回到了自己的工廠。

一回到工廠,龍近曦便站在空曠的生產車間中央。他閉上眼睛,集中精力,開始運用他那神奇的空間之力。

他首先復刻了雙螺桿擠出機,確保螺桿、機筒以能夠實現對熱塑性樹脂和碳纖維的完美混煉。他按照記憶中的資料,設定螺桿轉速、溫度和喂料速度等引數。

接著,他構建注塑機和熱壓成型機的模型。對於注塑機,他精確地複製了注射系統、合模系統、液壓傳動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各個部分的結構。在這個注塑機模型中,他設定了注射壓力、保壓壓力、注射速度和模具溫度等引數,使其能夠像他在那家工廠看到的一樣高效地生產熱塑性親膚碳纖維製品。對於熱壓成型機,他也同樣精心構建,設定好壓力、溫度和成型時間等引數。

最後,他還打造了纖維上漿裝置的複製品,包括漿槽和烘乾裝置的結構,並且準確地設定了上漿劑濃度、浸漬時間和烘乾溫度等分工藝引數。

隨著龍近曦空間之力的不斷施展,一條完整的小型化生產線逐漸構建完成。這條生產線雖然小巧,但卻具備了那家大型生產廠家生產線的所有功能。龍近曦滿意地看著這條生產線,他知道,這條由他復刻製造的生產線,將為他生產外骨骼提供源源不斷的熱塑性親膚碳纖維材料,讓他離實現外骨骼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龍近曦心想:可惜沒有碳纖維的生產裝置及過程,於是又查詢碳纖維生產廠家地址,跨過空間門;隱身;神識掃描;然後回到工廠。

回來後龍近曦用空間之力構建紡絲裝置用於紡絲裝置負責將預處理的聚丙烯腈(pan)等高分子材料紡絲成纖維。這一步驟通常包括聚合、脫泡、紡絲、拉伸、洗滌和上油等工序。

氧化爐用於紡絲後的纖維需要在氧化爐中進行預氧化處理,這是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以形成穩定的碳化前體。

碳化爐用於經過預氧化的纖維在碳化爐中進行高溫處理,通常在1000°c至2000°c之間,以去除非碳元素並形成高強度的碳纖維。

表面處理裝置用於表面處理旨在改善碳纖維與樹脂等基體材料的結合力,常用的方法包括氧化處理和塗層處理。

上漿和烘乾裝置用於上漿是為了提高碳纖維的處理性和浸漬性,烘乾裝置用於去除上漿過程中的溶劑。

收卷和切割裝置用於處理後的碳纖維需要收卷儲存,並根據應用需求進行切割。

龍近曦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這一堆複雜而又精密的裝置,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和激情。他深知,要將這些看似零散的裝置整合起來。

龍近曦的超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