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而在十六歲的年紀就遭遇如此嚴重的傷病,可以說是幾乎斷送了職業生涯。
他已經無法在身體和心理上度過傷病恢復期,這對職業球員來說是致命的。
依照福格多年的青訓教練經驗,剛才運氣球,或許是重壓之下的靈光一閃,一位追夢的巴伐利亞男孩退役之前最後的絕唱。
“如果時間是半年前,或許他還有機會在職業足球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現在嘛——”
馬克足足觀察了這位“馬特烏斯”半個小時,得出一個充滿遺憾的結論:這位“馬特烏斯”不可能登陸德甲職業聯賽。
“或許他有成為天才的潛力,但卻在發光之前永遠折斷了羽翼。”
德國隊並不缺青年後備力量,為了本土的2006年世界盃,德國足協提前八年推動實施“青訓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眾多的基地。
上到足協,下到俱樂部,都在年輕球員的培養方面投入重金。
經歷了八年的堅持不懈投入,如今青年軍可謂是碩果累累,人才鼎盛,一個馬特烏斯靈光一閃的運氣球,並不能在馬克的心裡留下什麼波瀾。
訓練對抗賽結束之後,萊陽在這座青年球員訓練基地逛了逛,腦海中模糊的藍圖逐漸清晰起來。
“這裡是餐廳,所有梯隊的球員都會在這裡用餐,等會就能看到u20梯隊的那些球員。”
“這裡是健身房,球員們日常會在這裡進行專項力量訓練。”
“這裡是主樓,青訓主管和所有教練的辦公室。”
“這裡是運動康復中心,阿萊西奧·馬特烏斯就是在這裡度過艱難康復的幾個月……”
基地還沒有逛完,萊萬就接到助教邀請,前往青訓主管辦公室。
“阿萊,經過教練組一致認定,我們認為你沒法在球隊繼續踢下去。”青訓主管德雷姆勒雙手交叉嚴肅地說,“你的右腳踝已經沒辦法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剛得到金手指就被掃地出門。
天崩開局。
萊陽幾乎是拿出了畢生的演技,來為自己說情,“我希望在青訓營繼續待完這個賽季,請你繼續給我這個機會,主管先生,就當是讓我滿足最後的足球夢想。
我從八歲起就為拜仁踢球,一直在這裡踢了八年……離開拜仁我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我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拜仁是一個有“仁”情味的俱樂部,德國人又是感情很內斂細膩的民族,萊陽這一番“真摯”的表達,瞬間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起來。
主教練福格爾說,“你可以繼續留下來,但對陣紐倫斯堡的比賽,只能坐在替補席上,我無法確定能不能給你出場的時間。”
“能夠留在球隊,我已經很滿足了,謝謝你,教練。”
阿萊西奧·馬特烏斯的天分太低,上了綜合中學之後面無法兼顧學業和球業,成績一落千丈。
德國又是一箇中學職業化分流非常嚴重的國家,如果不能夠在青訓營踢球,萊陽短時間內真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難道和克洛澤一樣,去做一名光榮務實的粉刷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