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能受。
他,一個太監,肯定不是那幾個人之一。
朱佑樘沒說什麼,轉身,快步向工部而去。
懷恩起身,止住了腳步。
送送太子,只是找個說話的由頭。
而今天發生的一切,尤其是剛那一禮,讓懷恩看著朱佑樘離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
京城,兵部衙門
朱佑樘帶著老僕,直接找到右侍郎馬文升。
剛剛,他被工部尚書王復,一套太極打得暈頭轉向。
所以,兵部尚書餘子俊直接被他無視了。
他不想跟六部尚書打太極!
這幫老油條,沒幾個看得起張山風這個軍戶。
這幫人辦事不知道行不行,反正推脫倒是很在行。
兵部侍郎馬文升受寵若驚:“太子殿下來兵部何事?”
朱佑樘開門見山的說明來意:“本宮從民間一軍戶手中,得到兩支改良之後的火銃,極為震撼,想讓馬侍郎鑑賞。
如若可取,還請兵部舉薦。”
他對馬文升是不瞭解的。
但歷史上說,此公從代宗時期就入朝為官,三朝元老,為人剛正不阿,節儉清廉。
最重要的是,馬文升曾經戍守邊關,頗有戰功,不是光說不練之輩,對火器有一定的瞭解,遠非只會嘴炮的兵部尚書能比。
馬文升表示不置可否:“……”
被無視了!
不過,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佑樘也懶得解釋:“請馬侍郎跟我去王恭廠,一看便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也罷,老夫隨太子殿下走一趟!”
馬文升略微思索了一下,就跟著朱佑樘一起出去了。
這是衝著太子的面子,有一半是敷衍,略帶巴結,跟火銃沒有一毛錢關係。
……
不多時,王恭廠
一個很大的廣場,三張桌子,分別擺著朱佑樘帶來的兩支火銃,以及一支王恭廠出產的手銃。
這是永樂年間的手銃,老古董了!
大明重火器,但不重研究火器。
所以,幾十年火銃都沒有大的進步,還在用這些老古董!
此時,每張桌子的前方,每隔五十步,都豎著一座屏風,用以對比射程。
木頭人他們是打不中了,只能用屏風,不然彈頭都不知道飛哪去了。
馬文升看著老僕手上的火銃,疑惑起來:“殿下,不準備火摺子或者火把,何以點燃彈藥?”
他自然發現朱佑樘帶來的火銃,造型怪異,而且只填充彈藥,卻不見有拿火摺子的動作。
朱佑樘看著老僕填充火藥,指著火銃解釋:“此為自生火銃,扣動扳機,輪軸彈下,由此處的火石,與這邊的火石摩擦,形成火星,引燃彈藥,方便且快捷。”
馬文升眼睛一亮,雖然沒說什麼,但是興趣已經被勾起了。
朱佑樘指了指放置在馬文升前面,那張桌上的火銃:“馬侍郎的人與何大伴,同時開始射擊,如何?”
“可以試上一試!”
馬文升說完,命人開始測試。
“砰!”
老僕手上火銃,發出一聲槍響。
不多時,就有匠人報告:“報——嗷!穿透兩面屏風,一百二十餘步,找到彈丸!”
而老僕並未停下,端起另一張桌子上的那支火銃。
“砰!”
又是一聲槍響。
但是,匠人沒找到彈丸去向,遲遲不見回報。
“砰!”
此時,侍衛手中的火銃槍響了。
有匠人來報:“報——嗷!穿透兩面屏風,彈丸飛出一百步有餘!”
馬文升已經開始重視新火銃了:“還有一發彈丸,還未找到嗎?”
朱佑樘看著在第二面屏風旁邊,搜尋的匠人,吩咐道:“不在第二面屏風那兒,直接去第五面,或者第六面屏風看看,應該在那附近!”
馬文升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雙眼凝聚遠方。
第六面屏風代表什麼,三百步!
那是什麼概念!
是手中這支火銃的兩倍有餘!
“報——嗷!”隨著匠人的大聲回稟,馬文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了。
“穿透六面屏風,彈丸飛出三百三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