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墾到數十萬畝的田地,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早一批參與開墾的人,此刻水稻都已經收了一茬,徹底擺脫飢餓了!
張山風不滿的嘀咕:“才四十多萬畝而已,速度太慢了!”
滅掉鄉紳之後,這裡就是他的地盤。
當了地主之後,他越發希望開墾出更多的土地。
怪不得上一世的歷史書上,總是說:地主階級貪得無厭。
他現在就是歷史書上的標杆,新開墾的四十多萬畝田地,他分到了數萬畝田地。
但是,他並不滿足,還想得到更多!
府吏反駁:“這個開荒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而且我們的牲口也不夠,現在不僅是牛馬,連驢都用上了。
下面的人連馬車都拆了,甚至還從雷州衛和崖山衛借了上百匹戰馬,還是不夠。”
張山風接不上話:“……”
似乎察覺到自己太貪了,尷尬的咳嗽了一下。
隨即張山風強行解釋了一下:“陛下讓本官在三年內,將瓊州的賦稅,提高到十萬石以上,本官難免急了一些。”
要繳納十萬石糧食,至少要有一百五十萬畝田地。
此時,他們還差了幾十萬畝。
這還是理論。
如果有點蟲災,水災,各種亂七八糟的加到一起,至少要有兩百萬畝,甚至三百萬畝,才有可能達到這個賦稅。
畢竟中府,除了江南和巴蜀之地,很少有其他省份能達到,而整個嶺南地區,只有兩三個州府勉強能達到。
至於上府,唯有江南富庶之地,以及少數魚米之鄉才能做到。
劉大夏笑呵呵的看向張山風,胸有成竹的保證:“張經歷不必擔憂,莫說三年,照此速度,本官能保證,兩年就能完成陛下的任務。”
他看的很清楚,別看朝廷現在有不少人倒向太子,但那些人在太子心中的分量,絕對沒有眼前這個少年來的重。
他更是知道:瓊州那些原本的鄉紳,短短半個月都死絕了,而名下土地,很多都被這個少年接盤了。
他是個狠角色!
人家衣不沾血的殺了上萬人,已經坐穩了瓊州第一地主。
那個王京居然還敢在他的地盤,玩命的參他!
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他可不想在發生一次“黎亂”,然後自己人沒了。
劉大夏暗自冷笑:活該從大理寺,被貶到瓊州,一點局勢都看不清。
王京也不鳥這些,而是淡淡的宣佈:“老夫覺得,還可以將藏身深山的黎族,也招撫出山,讓他們臣服朝廷,一起參與開墾。”
張山風嘴角抽了抽,欲言又止。
果然是書呆子!
生黎有那麼好安撫的嗎?
張山風之前派人試過,結果人被綁了丟回來了。
要不是山下有狼兵環伺,去招安的海寬,這會兒應該已經被剁成八塊,掉在樹上,曬成臘肉了。
有個府吏忍不住提醒:“王知府,之前我們派人去試過,甚至給他們每戶發放兩石糧食,以及一畝地,那些黎人也不願下山。”
這個府吏是個本地人,是真心覺得王京是個不錯的知府,能為瓊州辦實事。
所以,他不想看著王京變成老臘肉,被吊在山上的歪脖子樹上。
王京似乎並沒有擔心:“無妨,老夫已經有了對策!”
這一句話,吸引了諸多目光,歷代朝廷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書呆子能解決嗎?
不管別人怎麼看,張山風表示:我不信!
連大瘋哥都搞不定,就憑一個眼高手低的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