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隱患,也確實不得不防。
他的內心像是被兩隻無形的手拉扯著,一邊是對義士軍力量的渴望,那渴望如同餓狼對獵物的覬覦,一邊是對潛在危險的擔憂,這擔憂如同驚弓之鳥的警惕。
他抬起頭,目光再次與劉勇交匯,像是兩道閃電碰撞。
“朕明白了……”李啟緩緩開口,拖長的尾音意味深長,卻又戛然而止。
御書房內,靜得落針可聞,只能聽到彼此輕微的呼吸聲,那呼吸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沉重。
李啟端坐龍椅之上,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扶手,一下,又一下,一下……
這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裡顯得格外清晰,彷彿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房,每一下都像是敲在緊繃的弦上。
劉勇的話語還在耳邊迴盪,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像一顆石子,投入李啟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
“守護心中的正義……”李啟喃喃自語,目光投向窗外,眼神深邃,彷彿要穿透那重重宮牆,看到更遠的地方。
義士軍,這支來歷不明的軍隊,究竟是守護正義的利劍,還是潛藏的禍患?
張肅的擔憂不無道理,義士軍來歷不明,貿然招攬,確實有引狼入室的風險。
宗澤的顧慮也並非杞人憂天,義士軍的戰法與大齊正規軍截然不同,融合起來並非易事,更何況軍餉問題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現實。
然而,林正的建議也並非不可取,先試探,再做決定,或許是更為穩妥的做法。
李啟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大齊如今的局勢,腦海裡像是放電影一般閃過邊關的戰火、空虛的國庫。
邊關戰事吃緊,國庫空虛,急需一支精銳之師扭轉乾坤。
義士軍,或許就是這關鍵的一步棋。
他睜開眼,這義士軍,他不能輕易放棄,但也不能貿然接納。
“劉將軍,”李啟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嚴,“朕已知曉義士軍的赤誠之心。然則,茲事體大,朕還需仔細斟酌。”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溫和,“將軍且先回去,靜候佳音。”
劉勇聞言,再次單膝跪地,抱拳道:“臣,遵旨。”說罷,起身,轉身離去,沒有絲毫拖泥帶水,每一步都顯得沉穩有力,如同戰場上的將軍,那腳步聲逐漸遠去,直至消失。
待劉勇的身影消失在御書房外,李啟的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
他緩緩起身,走到窗前,負手而立,目光投向遠方,遠方的景色映入眼簾,卻不知他心中所想。
“來人,”李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