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朝堂波平思遠慮,義士發展計新籌(1 / 3)

凜冬的寒氣還未散盡,御書房內,炭火偶爾發出一兩聲噼啪聲。

李啟負手站在窗前,目光投向窗外蕭瑟的景色,寒風吹動樹枝,他的衣袂也隨之輕輕飄動,思緒飄遠。

義士軍,這支遊離於朝廷之外卻戰鬥力極強的軍隊,該如何安置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又避免隱患呢?

他想起在義士軍營地所見,士兵們訓練有素,陣法獨特,進退有據,“雁行陣”攻守兼備且變化多端,“擒拿手”是近戰利器,若能為朝廷所用,定如虎添翼,只是不知如何收歸麾下並確保忠誠,他揉了揉眉心,感到頭疼。

此時他心裡想,這義士軍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助力朝廷,若失控則後患無窮。

“陛下,”福安輕手輕腳走進來,躬身道,“奴才打聽訊息,民間對義士軍頗有微詞。”李啟轉過身,示意他繼續。

福安猶豫後說:“百姓說義士軍雖保家衛國,但常擾民、強徵糧草,甚至有欺壓百姓傳聞。”李啟臉色陰沉,他早有耳聞只是不願相信,義士軍對他的計劃很重要,軍紀敗壞則功虧一簣。

他內心有些惱怒,這些士兵怎麼如此不懂事,這不是給他的計劃添亂嗎?

“朕知道了,”李啟揮揮手,“你繼續留意其動向,有情況速報。”福安退下,御書房恢復平靜。

李啟來回踱步,義士軍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他在心裡權衡著各種方案的利弊,每一種似乎都有風險。

“來人,”他突然停步喊道,“傳宰相張肅覲見!”不多時,張肅踏入御書房,躬身行禮,沉穩聲音響起:“臣張肅,參見陛下。”李啟讓他免禮賜座。

此時李啟和張肅眼神交匯,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對義士軍問題的重視。

張肅落座後,李啟告知義士軍擾民之事和自己的疑慮。

張肅沉吟後說:“陛下,義士軍驍勇,可分散駐紮邊境要塞,加強邊防且避免勢力集中。”李啟走到窗前,寒風呼嘯拍打窗欞發出嗚咽聲,那風聲從窗縫鑽進來,帶著絲絲寒意拂過他的臉頰,他思索著,張肅的提議雖能防義士軍坐大利用其戰鬥力,但分散後難以統一指揮,遇戰事難以形成合力。

“張卿,”李啟轉身盯著他,目光中帶著探究,“朕考慮過,只是擔心會失整體優勢,遇強敵難抵擋。”張肅頷首表示理解,又說:“陛下,可將義士軍分幾部,每部由朝廷委派將領統帥,可分散兵力又能控制。”李啟走到桌邊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滾燙的茶水入腹,熱度瞬間在體內散開,卻驅不散心中寒意,他覺得此提議有風險,委派將領能否掌控義士軍是未知數。

“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張肅勸慰道。

李啟放下茶杯深吸口氣正要說話,御書房門突然被猛推開,福安慌慌張張跑進來:“陛下,不好了……”李啟心頭一緊。

這突然的打擾讓他有些不悅,但看到福安慌張的樣子,又預感大事不妙。

“何事慌張?”他厲聲問。

福安跪倒顫聲說:“陛下,義士軍營地出事了!劉勇將軍……他率領部下,將昨日城中鬧事士兵當眾處斬了!”李啟先是一怔,沒想到劉勇如此果決。

張肅也面露驚色,其他侍從們也都露出震驚的神情,有人甚至手中的東西都差點掉落。

眾人的目光交匯間,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驚與擔憂。

沉默片刻,張肅說:“陛下,劉勇此舉雖矯枉過正,但可見整肅軍紀決心,或許能挽回些民心。”李啟點頭,明白劉勇的用意。

他再次看向窗外,寒風吹打窗欞,絲絲寒意從窗縫滲入,窗欞上有幾處破損的痕跡,像是歲月留下的傷痕。

他心中盤算著,張肅建議雖穩妥,但義士軍分散恐失優勢,劉勇的舉動讓他看到義士軍並非不可控。

他心裡對劉勇的做法有些矛盾的情緒,一方面覺得他破壞了軍法的程式,一方面又欣賞他的果敢。

“傳旨,”李啟轉身沉穩道,“宣劉勇即刻進宮,朕要親自問他!”福安領命退下。

劉勇在接到宣召後,邁著堅定的步伐向皇宮走去。

一路上,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

士兵們和宮人們看到他,眼神中都帶著複雜的情緒,有敬畏,有好奇,也有擔憂。

風在宮廷的迴廊間呼嘯而過,吹得燈籠搖晃不定,光影在地上閃爍不定,彷彿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會面而不安。

片刻後,御書房門再次開啟,福安低聲說:“陛下,劉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