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跟隨李啟來到御書房,屏退左右,只留下福安一人侍立在旁。
李啟面色凝重,來回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宗澤的心尖上,沉聲道:“宗將軍,如今邊關告急,兵力吃緊,朕意欲增兵,你以為如何?”宗澤抬眼望去,只見李啟的身影在燭光下晃動,抱拳道:“陛下聖明,增兵之策刻不容緩!只是,如今國庫空虛,糧草不足,不知陛下打算從何處調兵遣將,籌措糧餉?”李啟停住腳步,目光如炬,那目光彷彿能穿透黑暗,他說道:“朕欲從西北邊軍抽調五萬精兵,再從各地守軍中挑選三萬精銳,共計八萬大軍,馳援邊關!”宗澤聞言,眉頭緊鎖,他感覺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道:“陛下,西北邊軍雖驍勇善戰,但常年戍守邊疆,早已疲憊不堪。若是抽調五萬精兵,恐無力抵禦西戎入侵。況且,各地守軍多為老弱殘兵,挑選三萬精銳,只怕也是強弩之末。”李啟沉吟片刻,周圍安靜得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道:“宗將軍所言極是,但如今情況危急,也顧不得許多了。朕已下令,命戶部尚書張肅籌措糧餉,務必保證大軍供給。至於西北邊軍,朕會另派將領率領新兵前往支援。”“臣遵旨!”宗澤領命而去,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御書房外漸行漸遠。
與此同時,宰相張肅正在府中忙碌著。
他接到聖旨後,立刻召集戶部官員,商議籌措糧餉之事。
“諸位大人,如今邊關戰事吃緊,陛下命我等籌措糧餉,以供大軍之需。此事關係重大,萬萬不可怠慢!”張肅語氣嚴肅,環視眾人,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官員紛紛點頭稱是,卻都面露難色。
“大人,如今國庫空虛,要籌措如此鉅額的糧餉,談何容易啊!”一位官員愁眉苦臉地說道,聲音中帶著無奈與擔憂。
張肅沉思片刻,道:“本官已奏請陛下,下令削減宮中開支,並向各地富商徵收臨時稅賦。此外,本官還打算發行國債,以籌集資金。”話音剛落,一位官員站出來質疑道:“大人,向富商徵收臨時稅賦,恐怕富商們會抵制,這會影響商業發展啊。”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發行國債我們之前毫無經驗,這會不會引起民眾恐慌呢?”張肅鎮定地解釋道:“諸位有所不知,富商們雖可能抵制,但國難當前,他們也應承擔責任,況且我們會制定合理的徵收政策。至於國債,我們會詳細解釋用途,且給予適當回報,民眾會理解的。”眾官員聞言,紛紛表示贊同。
“大人此計甚妙!如此一來,定能籌措到足夠的糧餉!”張肅點點頭,道:“事不宜遲,爾等速去辦理!”眾官員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張肅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卻充滿了擔憂,他感覺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希望大齊能夠度過這次難關。
他走到窗前,微風拂過臉龐,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心中默默祈禱。
夜深人靜,皇宮內燈火通明,燭火搖曳著。
李啟獨自一人坐在御書房內,批閱奏摺,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
福安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他的腳步聲輕得幾乎聽不到,低聲道:“陛下,劉將軍求見。”李啟放下手中的奏摺,揉了揉眉心,那眉心處彷彿有解不開的結,道:“宣他進來。”劉勇身著輕甲,步履穩健地走進御書房,甲冑碰撞發出輕微的聲響,抱拳行禮:“末將劉勇,參見陛下!”李啟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劉將軍,義士軍訓練得如何了?”劉勇朗聲道:“回陛下,義士軍士氣高昂,訓練刻苦,已初步具備作戰能力!末將願率領義士軍,為大齊效死!”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那聲音迴盪在御書房內。
李啟讚許地點了點頭:“好!朕期待義士軍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校場上,義士軍正進行著緊張的訓練。
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晃得人眼花繚亂,喊殺聲震天,彷彿要把天空撕裂。
劉勇身先士卒,親自指導士兵們的訓練。
他時而揮舞長刀,長刀劃破空氣發出呼呼的聲音,演示精妙的刀法;時而大聲呵斥,那聲音如雷貫耳,糾正士兵們的錯誤動作。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溼噠噠的貼在身上,讓他感覺有些黏膩,但他卻渾然不覺,眼中只有對勝利的渴望。
突然,一群刺客來襲,他們的身影迅速在周圍閃現。
義士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反應,士兵們握緊武器,眼神中充滿警惕。
他們動作敏捷,如獵豹一般,將來犯刺客全部擒獲或者擊殺,展示出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