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組織了倭國精銳向墨家據點再次發起了進攻。
初來乍到的松州府倭國軍隊,其實力之孱弱超乎想象。此時的他們,就連規模稍大一些的江湖勢力都難以抗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股弱小的力量竟然得到了宋帝趙旉的認可,並被允許在松江落腳。
原來,倭國對宋國的頻繁朝貢,使得宋帝趙旉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好感。此外,由於倭國軍隊的實力實在太過微弱,對於宋國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威脅。因此,趙旉決定讓倭國軍隊留在松江,一方面可以繼續享受他們的朝貢,另一方面也不必擔心他們會對自己構成威脅。這樣一舉兩得的決策,自然成為了趙旉心中的最佳選擇。
可後來隨著兩國建交日益加深,倭國不斷派遣使者前來學習,而宋帝則為了彰顯大國風範,將一些先進的技術傳授給他們。此外,宋帝甚至還派遣張俊親自前往倭國教導他們練軍,並收取一定的指導費用。經過日復一日的操練,倭國人的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的軍隊戰力幾乎已經可以與虎賁營相媲美。
自從那時起,倭國對松江的治理方式發生了變化,開始採取強硬的政策。然而,儘管如此,他們對宋朝的朝貢卻依然只增不減,這讓宋帝感到非常滿意,並未察覺到松江縣百姓的生活狀況。就這樣,松江縣的老百姓們一直處於被剝削和壓迫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如今織田信長敢強攻墨家據點就是自恃倭軍的戰力,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倭軍再次向墨家發起了新一輪了衝鋒。織田信長此次的衝鋒共分兩組,一組是真田幸村的赤備軍,一組是自己的神甲軍。赤備軍是近戰突擊部隊,神甲軍是遠端弓弩隊。
陳宇等人得到訊息後,立刻也展開了作戰會議。會議上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如何應對倭寇的入侵。這時,馬超主動請纓道:“那些個倭寇不足為懼,不如讓我來挫一挫他們的銳氣。”他眼神堅定,充滿自信。
陳宇看著馬超,笑了笑說:“馬超將軍之勇我們皆知,但此次作戰我與軍師早有安排。”
馬超聞言有些不滿,他覺得自己的實力被低估了。但他還是忍住了衝動,說:“既然如此,那就聽你們的吧。不過我可先說好了,這次織田信長那傢伙的軍隊可不簡單,除了那個赤備軍外,還有一個神甲營。”他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諸葛亮在一旁胸有成竹的說道:“ 倭寇不足為懼。孟起將軍不必太過操心,一會兒你只需隨我等前往陣地觀戰便可。”
馬超向來信任諸葛亮,雖然他不知道墨家這邊自信的原因,但他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此時,
墨家據點前織田信長帶著約五千人的軍隊來到了不遠處。他們的出現讓墨家眾人震驚不已,因為誰也沒有想到,短短時間內,倭軍竟然能夠聚集起如此龐大數量的軍隊。
織田信長並沒有像真田幸村那樣派遣赤備軍先行進行突擊,而是讓神甲軍率先發動攻擊。神甲軍約有兩千餘人,他們配備了目前仿宋最精良的弓弩,射速極快,發力輕鬆,幾乎每四秒就能完成裝填和發射。
隨著織田信長的一聲令下,神甲軍的弩箭如疾風暴雨般向著墨家據點射去。一時間,天空被密集的箭矢所覆蓋,讓人無法躲避。墨家弟子們只能躲在掩體後,儘量避免被箭矢擊中。
墨家據點的防禦設施雖然堅固,但面對如此強大的火力攻擊,也開始逐漸崩潰。弩箭不斷地撞擊著防禦工事,發出沉悶的聲音。墨家弟子們在城內忙碌地修補著受損的部分,同時組織反擊。
然而,神甲軍的攻擊並未停止。他們不斷地射擊,將墨家據點的防禦設施打得千瘡百孔。
織田信長看著眼前嚴陣以待的神甲軍,心中滿是得意。他相信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墨家據點必將被他們攻克。在幾輪箭雨過後,織田信長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準備向赤備軍發出進攻訊號。然而就在這時,墨家方向突然飛來密密麻麻的箭雨,這些箭雨數量之多、密度之大,竟然是神甲軍弩箭數量的兩倍以上!織田信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之前明明派了大量斥候去偵查墨家的情況,得知墨家的弓弩手絕對不會超過一千人。
織田信長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但更多的還是憤怒。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箭雨,織田信長不得不下達緊急命令,讓全體士兵尋找掩體躲避。在這波箭雨中,神甲軍損失慘重,有幾百名士兵受傷或死亡。織田信長心痛不已,但他並不甘心就此放棄。他認為這可能只是墨家最後的反擊手段,他們的箭矢應該也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