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則是一臉雲淡風輕、運籌帷幄的樣子。
瞧瞧助教們這沒見過世面的模樣,這有啥大驚小怪的!
林克當時謀劃陣容的時候,特地是選擇了有三分能力的球員。
包括大姚,在cba的時候,也是經常在三分線外突施冷箭。
雖然nba的三分線略遠一些,大姚還沒有適應,但是底角位置的距離相近,姚明投的也很順手。
大郅更不用說了,三分投射也是他進攻武器庫的常規選項。
斯科拉在nba,表現最好的賽季中,更是投出超四成的三分球命中率!
雖然球員們的三分投籃表現很亮眼,但是布拉特仍是有些不以為然。
史蒂文斯略顯不解地問道。“林總,這是你特意交易這些球員的原因嗎?尋找這麼多的三分好手。”
“但是,三分球畢竟只是佔比很小的出手啊。”
林克其實也知道,並不是史蒂文斯、布拉特他們的水平不夠。
往大了說,這就是nba歷史發展不同階段,所產生的歷史侷限性。
要知道,在當時,三分球並不是主流的出手選擇。
2001-2002賽季,nba的比賽風格和現在完全不同。
那時候,nba還處於內線對抗激烈、球星解決問題、節奏整體偏慢的情形。
內線簡直就是“絞肉機戰場”,聯盟中有奧尼爾、鄧肯、加內特等頂級內線球員,也相應地出現大量肉盾藍領。
各隊圍繞內線球員制定了大量的戰術,內線進攻是球隊得分的重要方式。或者透過內線球員的策應,為外線球員創造投籃機會。
在防守端,內線球員的籃板球和防守威懾力也至關重要,球隊會依靠內線球員構建防守體系。
由於內線防守較為密集,外線三分球尚未成為主流的進攻方式,中距離投籃成為了球隊在進攻中打破僵局的重要手段。
在比賽中,球員們會透過擋拆、跑位等戰術創造出中距離投籃的機會,並且教練也會鼓勵球員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中距離投籃!
而且,2001-2002賽季開始實行區域防守合法化,使得球隊在防守時可以採用聯防戰術。
聯防戰術的運用增加了防守的整體性和協作性,讓進攻球員面臨更大的防守壓力!
當時的比賽規則,也允許更多的身體接觸,防守球員在防守時,可以充分進行肉搏!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hand check規則。
允許防守隊員用手接觸對方的身體來跟蹤對手的位置,但是不允許手部發力。
可實際情況就是,手有沒有發力,裁判壓根判斷不清楚。
所以每一場比賽,經常就陷入球星對抗的節奏。基本都是要落陣地,把球交給球星,由球星發起進攻,一個球一個球地鑿,摧毀對方防守。
角色球員更重要的是做好防守,在球星面臨銅牆鐵壁防守時,準備接應分出來的籃球,命中空位投籃。
而整體的三分球出手比例約為181,這意味著在2001-2002賽季,所有的投籃出手當中,三分球出手僅佔總出手次數的181左右。
在當時,三分球雖然已經成為一項常規的進攻武器,但還不像後來的賽季那樣被各支球隊廣泛地、大量地運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nba球隊的戰術體系不斷演變,球員的投射能力不斷提升,三分球在比賽中的出手比例逐漸增加。
特別在火箭魔球理論,庫裡、湯普森水花兄弟三分狂潮之後,直接把三分球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2021-2022賽季,nba聯盟場均三分出手佔比到達了399!和2001-2002賽季形成鮮明對比!
但林克眼下,此時此刻,絕大部分人都覺得,三分雖好,略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林克一邊看著場上訓練著的湖人球員們,一邊說道。
“布拉特、文斯,我想下賽季開始,湖人隊要大幅度增加三分球的出手比重。”
“專門設計戰術,透過跑位、無球掩護,主動地創造出三分機會。”
“而且無論什麼位置的球員,只要有機會、有準頭,都可以出手三分。”
林克說話的聲音並不大聲,只有旁邊的布拉特和史蒂文斯聽到了。
“大幅度增加三分出手?所有球員都可以出手?林總?!”
二人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