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林克對於球迷的反應,並不大在意。
“什麼你行你也上?問題是,我才是老闆啊。”
“我就這麼幹了,你氣不氣?”
林克並不是意氣用事。
球員在nba打球這件事,就如同牛馬人在職場打拼一樣。
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有時候挪一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開拓者被人記住的,只有“監獄球隊”的惡名,而拉希德-華萊士給人最深的印象,也不過是超過丹尼斯-羅德曼的技術犯規次數。
很多人也由此誤解了華萊士,人們認為他不考慮球隊,在場上是個雙刃劍。
但其實華萊士一個打球很聰明、很無私的球員!
拉希德·華萊士,身高211。相比之下,布澤爾的身高,則是206。
華萊士骨子裡是一個非常依賴團隊籃球的明星,無論是在北卡還是在開拓者。
哪怕他是最好的那一個,他始終也秉承著團隊至上的理念。
最好的證明就是,在拉希德最巔峰的開拓者時期,他的場均出手次數都沒有超過13次!
換言之,他用不超過13次的出手,換來場均接近20+10的資料,被譽為那個年代的四大pf。
而且拉希德·華萊士的得分手段,十分多樣化:低位背身單打、高位中投、突破暴扣、外線三分
應有盡有!
拉希德的絕活是左右側中距離的直臂翻身後仰跳投。由於出手點高,仰角大,對手基本上無法形成干擾,命中率非常高!
還有一手好策應,能高位擋拆,能面筐,能背身,能持球,能無球,能傳球。沒一樣技術是他不會的——只要他樂意展示。
但最妙的是:他能防守。在內線的時候有著頂級的防守能力,攻不破還難纏,換防能力也超強。
從3號位到5號位,他都能跟。
下手抄球、背身單防、輪轉補位,樣樣皆能。
而且拉希德是當時罕見的:明明進攻端才華橫溢無所不包,卻更樂意在防守端教訓對手的傢伙。和科比有一些類似!
誇完了拉希德的優點,如果說缺點的話,大概也有足足四個。
一是被裁判針對的刻板印象。這點林克無所謂,和斯特恩溝通溝通,問題不大。
二是網傳是個刺頭。拉希德他雖然容易暴躁,但本質上是個多才多藝、功底深厚的文藝青年。
其實就是個,看不慣自己球隊沉淪的心急球員。
而且憑著林克帶隊伍pua的能力,以及湖人隊的戰績和團隊氛圍,問題不大。
三是年紀偏大,已經29歲。問題不大,湖人隊主打陣容深厚,又交易來了大衛·韋斯特作為後備力量。
四是拉希德有些划水傾向。
經常在常規賽裡划水養身,不追求資料,不追求榮譽。等到了季後賽就重拳出擊,恨不得幹碎對面。
拉希德·華萊士,大多數時候,跟商業聯盟格格不入。
他對全明星沒興趣,公開看不起裁判。罰就罰吧。怒吼完了,翻個白眼就走了,繼續關注比賽本身,關注防守。
又正好處於四大前鋒爭奇鬥豔的時代,所以拉希德的資料和榮譽與頂尖明星差得遠。
竟然一次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都沒進過!
以至於江湖人稱。
“不敗神話,四陣三防,拉稀德。”
但只有看過他打球、真跟他對過位的那些傢伙們知道,這傢伙多煩!
凱文·加內特就曾公開說過,拉希德是最被低估的nba球員。
但是划水這個問題,對於林克和湖人隊而言,更不是問題了!
某種意義上,林克都巴不得華萊士多划水,只要保證季後賽雷霆嘎巴就行!
過去的一年中,雖然湖人隊完成了奪冠,但是在湖人隊這show ti 20的風格里。
最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正是大前鋒位置。
上賽季大前鋒位置,分別有:卡洛斯·布澤爾、路易斯·斯科拉(新秀合同,100萬美刀)、羅伯特·霍里(430萬美刀)、王治郅(220萬美刀)。
布澤爾:身高206米,斯科拉身高也是為206米。
羅伯特·霍里:身高208米。王治郅身高214米。
整體上,大前鋒位置的幾名球員,都是屬於攻強守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