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一團灰白色的鬼氣猛然爆開。
司仲達咬牙切齒,這已是祂麾下被一劍斬破的第三名裨將,生前乃是沁陽郡有名的猛士,死後被收攏在鬼國之中,很得司仲達重用。
然而,在陳仲面前,連一個回合都無法阻擋。
相比起十年前,渭水畔交手之時,陳仲的劍術又不知犀利了多少。
司仲達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在小幽冥,在蒿里鬼國與陳仲遇到!
就在方才祂與陳群配合,大出玄鳥意外地放出那金環法器的同時,陳仲也無聲無息,自那小幽冥中殺入了蒿里鬼國。
若非連通兩處冥土碎片的法器——露夕橋,本是司氏世代持有,當下也由司仲達勉強催動,在陳仲借道而來的時候,法器自發示警,司仲達都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夠發現陳仲。
而即便是及時察覺了陳仲潛入,司仲達因為剛剛全力催發炎帝真魂纛,也沒辦法抵抗陳仲劍術,故而只得下令麾下眾將上前抵擋。
奈何陳仲只一劍便將司仲達身邊兩員大將殺破。
中領軍閻歸、中護軍周舉,前者生時曾入海搏殺蛟族大修,後者生時曾在十日之內,連殺八頭趁亂為害的大妖。
這兩位都曾受到魏武的徵辟,但因不滿魏武大量任用貧民、寒門出身之人,刻意打壓世族,而拒絕徵辟,死後被司仲達招攬至蒿里鬼國,掌握重要軍職。
同時,祂們生前的修為、境界,也都堪稱高深,不是尋常大修士可比,在蒿里鬼國接受司仲達所賜權柄後,神通、威能更勝生時。
然而在陳仲面前,卻都只與凡俗一般。
一連三員大將被斬,即便祂們都是鬼神之體,並非是就此徹底泯滅,也足令司仲達身邊諸多將校官吏膽顫心寒。
即便是陳群,此刻也難免露出驚容,他向來是聽聞過陳仲名聲的,但所謂任俠之人,世上從不少缺,然而僅僅倚仗匹夫之勇的,至多不過逞一時爽快,哪裡能夠影響到天下大勢?
相比起陳仲,洪陸先有祖州道田疇,能為無辜被害的後漢祖州刺史劉虞收葬遺體,直面逆賊屠刀而面不改色,待到魏武平定祖州時,更是一言而平滅三郡,被魏武讚歎一人可抵十萬軍,事後更是至死推拒魏武封賞,高風亮節足以激勵世人。
後有元州道李通,為保家鄉平安,與同鄉好友共同起兵,驅逐賊寇後,好友被其妻弟襲殺奪眾,李通便又率眾為好友復仇,最後歸降魏武,建功立業。
這樣的人,才是俠士中的翹楚,天下大勢的變化,有他們的一絲影響在內。
而陳仲,殺人不少,但卻從來不在治政、領軍的方面有所用心,他所謂的行俠仗義,便如刀劈流水,抽刀則水復,一切都無意義。
但是,此時此刻,陳群則不得不開始正視這個,祂一向不以為然的“任俠之輩”了!
刀劈流水到底有沒有意義,或許只有被劈之水,才有資格回答。
眼見得司仲達因為催動炎帝真魂纛而無力抵擋。
若是祂下一刻便被陳仲“劈死”,那麼如今司仲達、陳群所算計的所謂天下大勢,又能如何實現?
“住手!”
陳群擋在了司仲達身前。
祂方才催動金環,是以獻祭三名神只為消耗,自身倒是神完氣足。
陳仲一連斬殺三名鬼將,也是一口劍氣用竭,形體自諸氣之中重新化出,一手握鈞平當胸,一手隱袖內掐訣。
直視面前這擋路鬼神片刻,陳仲倒是認出了祂的身份。
穎陰陳群。
倒不是陳仲見過陳群,而是陳群此刻手中持拿的法器,非常著名——告子桮。
相傳此器本是中古大能告子所煉,至中古末、近古初時,告子壽元將盡,於則靈山召集天下修士論道,凡是能有一言勝之者,均可承繼告子道法以及諸多法器、寶物。
當時眾修雲集則靈山,僅有墨子與孟子,於論道中被告子認可。
但墨子與孟子都沒有選擇改行告子之道,兩人只是為了與這位上古時倖存的大能親身議論一次大道而已。
最終,墨子選擇了一件告子法衣,孟子選擇了一對桮牶法器,便各自離去。
再後來告子坐化則靈山,傳聞中告子傳承以及絕大部分寶物,都還藏在則靈山的告子洞府之中,只是後世再無一人能夠找到。
陳群所持,便是陳氏先祖於孟子那裡承繼下來的,桮牶中的桮。
這是一件形似敞口木杯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