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玄鳥求援毛綻赴任(1)(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修為的增進仍未結束,而內景中的變化,也沒有絲毫令人感到不協之處。

內景中的陳仲身軀並不是憑空而現的。

包括最初陳仲內景中就存有的骨骼也有其來歷。

最初突破感應,陳仲對於這些尚不完全清楚,而經過這一次談玄論道,陳仲已經完完全全明悟原委。

所有內景所現,實則都是陳仲在過往修行中,觀辨自身諸氣的積累。

陳仲之身,本就是諸氣摶成,知曉了諸氣的摶煉過程,自然也就可以復現出一具身軀。

道家修行至元真境中,實是一種對自身軀體的全面認知的求索。

只不過,修士在元真境,哪怕對自身的認知已經達到極處,卻也沒有能夠採煉諸氣,再造身軀的能力,故而只能在內景之中,完成一次亦虛亦實的實證。

哪怕是在內景中的實證,元真修士的力量,也是不足以一蹴而就的。

就如陳仲自己,剛剛破入元真未久,僅能在內景中得見白骨,一方面是他尚未清晰識得此境修行宗旨,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力量所限了。

但陳仲數十年來不輟修行的積累並不虛假,一旦明悟元真宗旨,此前他觀辨諸氣的一應收穫,自然而然就在內景中有所呈現,同時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的莫名所在,則與陳仲真正識得未久的神道有關。

所以,內景所見,一切都還在陳仲掌握之中,並沒有任何不穩之處。

剛剛那一縷青煙與蘇元明的呼喚,又是從何而來?

莫非……

陳仲這一刻幾乎是下意識觀望向了,內景中仍在生長的皮肉中的,自己的膻中部位。

為陳仲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的位置,在內景中很是清晰。

就是那五臟中心的膻中。

只是內景中可以見到,此膻中並非醫家《靈樞經》所指膻中,它不是人身中實際存在的某一位置。

而是與陳仲五臟氣中生神類似,那是僅僅體現在諸氣摶煉狀態下的位置。

只不過,諸氣摶煉有五臟之形,亦有諸氣摶煉的膻中之形。

當陳仲關注於此之時,一段玄之又玄的意念,便自然而然被他所得知。

那是……

神只借信眾心念願力,於頃刻間跨越億萬,乃至不同天地,進行交流的神道法門!

而且,陳仲還知道了這法門是誰傳來的。

周青。

那個欽慕陳仲,刀法高明,從容刺殺後高唱著“從陳公之道”而亡的仙門俠士。

因為在長社之時,陳仲曾以己身神念回應周青念頭,於是方才能夠在陳仲實際上並非神只,也不知曉相應法門的情況下,依舊如此清晰地獲知一切。

前因後果。

既已知曉,陳仲自是再無什麼多餘的戒備,當下便依法運使神念。

頃刻間,更多、更明晰的話語,從無限遙遠之處,為陳仲所知。

仙門山內中古陵墓、死而未僵等待復甦的“中央至尊冥土高上帝”、小幽冥玄鳥神君、不知來歷的“東方冥帝”……

良久。

陳仲輕嘆一聲。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洪陸三分,魏漢吳皆無一統之象,海外五大道洲,崑崙連年大疫疲敝已極,方丈群龍無首遭魏吳反覆拉鋸,聚窟土族少有進取之心,蓬萊、鳳麟又各自風波難止。

龍虎大士王素更是往來於各家廕庇之下,流毒無窮。

五海之下,雄心壯志者如照伯納,已是氣候將興。

幽冥之內,意圖復甦的中古大能也顯露了崢嶸。

反觀當下各家修士,在形名說的擾動中紛亂不止,苦心孤詣之士如盧毓去職失勢,盡心支撐之人如襄公矩身死道消。

這已是危如累卵了!

漢亡六十年,當真是江河日下。

相比起這些,嵇慷的身死,司氏兄弟於長州道結下的恩怨,何其渺小。

但就是這樣的小事,陳仲已經難以輕鬆解決。

掌中劍器實不足啊!

眼下,也只能做得一事算一事,王素是當下最首要,也最有機會解決的事情。

蘇元明不能繼續困在那小幽冥中了。

洪陸這裡的訊息瞞不住王素的,蓬萊那邊如果再沒有相應的動靜。

王素必定會識破陳仲的用心,到時候他很可能將計就計,趁著陳仲在洪陸來不及返回蓬萊,悍然出手對付那邊的孔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