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不會亂來。
其實,那時的陳仲,想要知道的就是叔孫無忌的近況。
董志張話語裡透露出了蓋陽郡“不服”桓志,而做主之人仍是叔孫無忌。
那麼毫無疑問,叔孫無忌仍是陳仲認識的那個叔孫無忌,蓋陽郡也不曾發生什麼大變故,是以陳仲也不再贅問。
如今,看著叔孫無忌提著酒葫蘆,一副孤傲模樣,陳仲笑得很開心。
那酒葫蘆卻是當年兩人降服了妖虯,徹底絕了蓋陽郡綠洲之患,心情舒暢下,陳仲邀叔孫無忌前往家鄉仙門遊歷。
在仙門郡,二人入仙門山,遊覽古蹟,訪問魏武年少時登臨仙門所留詩刻,暢談古今,張揚志向。
隨後兩人在山中發現了一株長勢奇特的葫蘆,其藤上僅有一枚果實,且天生便是赤紅色,尚未長成便足有成人小臂一般長短。
當時葫蘆藤被一條五步蛇妖看守,陳仲上前斬殺蛇妖,將葫蘆摘下,贈與叔孫無忌。
這麼多年過去,看氣息,那葫蘆在叔孫無忌手中,已是了不得了!
“陳公與無忌公竟是舊識?”
徐幹聽了董志張對叔孫無忌的介紹,不由得感到驚奇。
叔孫無忌那獨樹一幟的風格,在蓬萊道洲也可以算是大名鼎鼎了,但真正與他有交情計程車族,卻寥寥無幾。
董志張此時也回想起了在仙門時,陳仲問他蓋陽郡,不由得低聲對徐幹道:“我說先前子正公怎麼特意問起蓋陽,原來如此!我向來自詡交遊廣闊,還以此為傲,卻仍是不及子正公,連叔孫無忌這樣的‘怪傑’,也能交誼菲薄!”
確實,叔孫無忌繼承王充一脈,而且看叔孫無忌穿著打扮,只怕還比當年的王充更進一步!
這樣的人,“當世怪傑”之稱,實至名歸。
徐幹卻悄然一指南側座席,對董志張道:“陳公交誼,恐怕不止一位‘怪傑’呀!”
董志張抬頭,果然見到此刻南側坐席上,襄公矩、許季山和高獲也都在朝著陳仲遙遙拱手致意。
唯有楊鳳年紀小,不認得陳仲,在高獲提示後,才站起身來。
此外,便是任文公,此人年紀不知具體多少,成名卻是不早,即便隨大流起身,仍只是很矜持地朝陳仲微微點頭。
如此景象。
檀德臺上,莫說董志張、徐幹這些認識陳仲的,便是那些尚無座席,圍站在周遭的青年、中年士人,此刻也深受震憾!
又一次的,許多人的腦海中,不自禁地浮現出了那個疑問。
他是誰?
“陳公,前有子鳴先生不畏苟求富貴之譏,晚輩不才,不能令先生專享美名,便在此,暫告少別。”
就在這時,謝鯤一語,令得眾人齊齊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