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頃刻間,蘇元明自己的右側腰肋,就與鑌鐵棍貼在了一處。
好懸剛剛沒有使出大力氣來,否則只怕自己就打死了自己。
這下子,蘇元明慌神兒了!
力氣雖大,卻不敢用。
不遠處的虎妖見蘇元明停在原處,不敢動作,知道自己的法術見效,大喜過望!
說實在的,這法術他也是第一次用來對敵。
用出來之前,心裡也沒底。
此刻蘇元明被困住,空有力氣,卻也只能被動挨打。
那虎妖歡喜起來,這個少年力氣如此之大,明顯不同尋常,若是由他吃了,說不定就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早先,豺山君與那使者說話,白額虎可是聽去了不少。
像什麼吞吃靈果,服食丹藥之類的說法,豺山君半信半疑,白額虎卻頗有些相信。
豺山君曾經被仙門郡圍剿,結果那些圍剿的人中,最厲害的一個被紅毛豺偷襲所殺,剩下的人紛紛逃散,紅毛豺就把最厲害的那個人吃下肚去。
從那以後,豺山君是一日比一日厲害。
白額虎當時雖然未經點化,卻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開了智識之後,回想起來,始終覺得吃人、特別是吃那些厲害的人,最能增長修為!
這虎妖起了心思,又見蘇元明被法術所制,便大起膽子,向著蘇元明身後繞去。
蘇元明只是被擾亂了感知,不是變成了瞎子。
見到虎妖動作,哪裡猜不到虎妖的打算?
急切之間,蘇元明想起老師陳仲的教導來。
“行此法,若天、地、人三籟者,心齋見諸氣唏噓於百骸,可比人籟。曰,氣合體形,律呂同調,是聲如籟。”
這是陳仲告訴蘇元明,心齋後,感悟體內諸氣時的要點、方法。
諸氣與人的形體,相應相合,身體有什麼變化,都會在諸氣中體現,諸氣受到干擾,身體也將隨之變化。
兩者相合相應,就好似一首動聽的音樂,可以稱之為“籟”。
蘇元明自悟收斂氣息,以免被妖物發現的方法,便是來自於此。
此刻,蘇元明雖然被擾亂了對身體的感知。
但如果能夠尋得定靜,感應自身諸氣,說不定就可以撥亂反正!
一念至此,蘇元明乾脆閉上了眼睛,期望尋得定靜。
只是他修為有限,想要隨時隨地,自如出入定靜狀態,非要成就下一次第功果不可——嬰寧。
如今急切之際,根本定不住心神,也無法入靜。
與此同時,那虎妖已是繞到了蘇元明背後,目中露出貪婪,猛然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