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咔嗒……”
聽著巨石中傳來回響。
九環狸頓時洩氣:“果然不出所料,古貉機關術。”
貉與墨同音。
蘇元明在下面看著九環狸對那巨石無可奈何,不由好奇:“古墨機關術?師父好像說過,墨子是近古時的賢者吧,這地方你不是說是中古時候的嗎?”
先前,九環狸以法術找到了攏閉巨石旁的小孔洞後,立刻催著蘇元明離開,退回了他們最開始掉下來的地方。
這裡新出現的洞口被他們第一時間發現。
但九環狸一點都沒有下去查探的興趣。
剛才那地方是“寢”室所在的話,這邊下去可能就是“絰”室了。
中古時,絰室是給上朝面君的臣子,在上朝前最後一次整理衣物、儀容的地方。
而做為中古諸國君王的大修士們,雖然一時間仙路中斷,卻無不希望自己還能有機會成就仙道,哪怕壽終將亡,他們仍有大神通開闢幽冥。
中古第一次開闢冥土失敗後,剩餘的大修士們仍不可能甘心就此身死道消,於是紛紛在自己的陵墓中展布手段,期待有朝一日,他們可以返回人世,再續道途。
於是中古陵墓的營造盛行“事死如生”,陵墓從結構到種種裝飾、佈置,都好似陵墓主人生前一樣。
君王生前於宮中升朝理政,於是陵墓就也要有升朝之室,被稱為“朝”。
君王生前會在理政結束後,到宮後的寢殿去休息、修行,於是陵墓中就有“寢”。
生前除去理政、修行,祭拜祖宗、師長同樣必不可少,於是陵墓中就有“廟”。
生前臣子要面見君王,首先要經過守衛君王的闕樓,而後是整理儀容的絰室,於是陵墓中也一應俱全。
此外,有些中古國君善於煉製丹藥,那麼他們還會別置“丹室”,有些善於制符,又會別置“符室”,有些善於觀辨天象,就會別置“觀星閣”。
總而言之,中古君王的陵墓,宮室複雜而又富於變化,被那些真正的大修士們寄予著身後歸來的厚望。
這種地方,從後門進是自尋死路,從前門進,恐怕也是九死一生。
九環狸絕對敬謝不敏。
從攏閉巨石前退回來的短短一段路,九環狸就把這裡的危險性,明明白白地告訴了蘇元明。
而且關於中古間的真正大修士的能為,九環狸也形象地為蘇元明進行了講解——蘇元明的師父,那使劍的壞老頭兒,在中古大能面前大抵可以相當於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蘇元明本人則最多相當於一根路邊的雜草!
就算蘇元明皮糙肉厚,那也就是一根長得粗點的雜草。
只要進了陵墓,是生是死,就完全不由蘇元明說了算了。
蘇元明倒沒覺得九環狸騙他,就是很稀奇九環狸居然真會說人族語言。
回到最初跌落的地方,九環狸說要再試試看,能不能從封住出入口的巨石那裡想想辦法,蘇元明就在下面耐心等著。
九環狸心情很不好,巨石的來路告訴他,如果沒有外力相助,只靠他和蘇元明,就算把他倆餓死在這下面,也別想原路返回。
“貉,上古九塗之子也,乃我狸狌之親族,你小子所言墨子,不過是得了彼輩些許傳承罷了。”
九環狸一鬆爪子,從頂上巨石邊跳回蘇元明頭頂。
蘇元明對這些古時候的傳聞很感興趣,追問不停。
九環狸也正發愁沒有辦法,便有一搭沒一搭的,滿足蘇元明的好奇心。
據狸狌一族口口相傳,上古時有一位妖族大能,名為九塗,得道飛昇後,又斬化身下界,於人間留下了血脈,稱為丘塗狸族。
後來上古仙真消失,丘塗狸族在失去了諸多傳承,以及與九塗之間的聯絡後,迅速分裂成了兩支,便是古狃毗山的狸狌一族,和混入人族的古貉一族。
古貉一族因為與人族牽扯太多,很快就被人族諸多大修士的爭鬥波及,旋即族滅。
到近古時,老子、孔子二位先師也消失已久,人間修士們的修行境界卻還是一落千丈,修士們開始在二位先師的基礎上繼續探尋出路。
就在這一段時期,古貉機關術,以及部分古貉傳承自九塗的典章殘書現世,被墨子和公輸般各自得到了一部分。
再之後,墨子結合古貉傳承與二先師之學,又有他自己的探索闡發,形成了曾經風行一時,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墨家之學。
蘇元明聽得連